期刊文献+

“吾与点也”反映出孔子在反思求索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高中语文第五册选入《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中,对孔子的话“否与点也”怎样理解,一直是个难点.一般认为,孔子救世不成之后,产生了避世思想;孔子在政治上失意后,开始追求淡泊生活.这些认识的产生无不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观念为出发点立论.这样立论,明显地忽略了孔子本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忽视了孔子对“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哲理的信仰及运用.
作者 杨林溪
出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17-18,共2页 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