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体育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探讨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高校体育至关重要的中心环节。为此,作者从反馈和评价入手,通过实验探索发现,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反馈的时间、反馈的方式、反馈的评略等有很大关系,有反馈的教学有利于控制教学过程,有利于发挥师生两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评价则是实现反馈的重要手段,这是由教学评价的多种功能所决定的。
作者
朱金婵
机构地区
郑州轻工学院
出处
《浙江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8-20,共3页
Zhejiang Sport Science
关键词
体育教学过程
反馈
教学评价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35
1
王广虎.
强身与健身——两种不同的体育观[J]
.体育文化导刊,1998(3):5-7.
被引量:14
2
谭华.
试论体育的权利和义务[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4,10(3):13-17.
被引量:18
3
许尚侠.
上肢关节动觉感受性与体育訓練的关系[J]
.心理学报,1964,8(1):94-102.
被引量:14
4
金亚虹,章建成,孙耀华,任杰.
延迟结果反馈对追踪任务技能学习的影响[J]
.心理科学,2001,24(6):739-740.
被引量:11
5
李双成,罗跃兵,连佑群,王志强,洪元舟.
摄像反馈教学法在田径技术课上的应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2):63-64.
被引量:15
6
金亚虹.
运动技能学习中影响自身觉察错误能力形成的若干因素研究——从结果反馈时间点适宜值的视角[J]
.体育科学,2005,25(1):91-95.
被引量:18
7
徐立彬,刘晓茹.
追加反馈的研究及展望[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55-57.
被引量:9
8
刘宗琦.
浅谈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如何适应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8(2):130-133.
被引量:1
9
郭汉民,李永春,田丹.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试析研讨式五步教学[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5):140-143.
被引量:72
10
刘秋芳.
浅议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2):22-2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7
1
王静波.
运动技能教学中视频反馈教学法融入表象训练的可行性分析[J]
.体育视野,2022(22):116-118.
2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的自主开发体系建设[J]
.企业管理,2006(11):50-51.
3
相振伟,邓文才.
追加反馈在高校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8):97-98.
被引量:2
4
李秀芳.
体育运动项目在教学中反馈与调整[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1):94-95.
5
周亚琴,杨剑.
追加反馈的呈现频率研究(综述)[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6):54-57.
被引量:12
6
杜晓兵.
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八大关系[J]
.运动精品,2018,37(11):22-24.
7
陈东升,张银鹤,朱金婵.
Fazzy统计下的体育教学技能评价[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34(3):25-30.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胡雪儿.
不同时机的绩效反馈对高校线上太极拳教学的影响研究[J]
.体育视野,2022(18):43-45.
2
林景.
口头表现反馈对学习排球正面上手发球效果的影响[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11):71-72.
3
宋长余.
体育考核中的模糊定级法[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S1):69-72.
被引量:1
4
高平.
不同频率反馈对学习太极拳效果的实验研究[J]
.体育科研,2004,25(4):65-67.
被引量:5
5
陈东升,张银鹤,李宝珍.
模式识别的Fuzzy统计方法及应用[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34(10):55-61.
被引量:3
6
张爽.
浅析信息技术对重构企业经营模式的作用[J]
.商场现代化,2005(2):68-68.
7
徐立彬,刘晓茹.
追加反馈的研究及展望[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55-57.
被引量:9
8
陈东升,张银鹤.
模糊聚类方法在高校分类中的应用[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35(4):75-81.
被引量:10
9
陈东升,岳永胜,李刚.
AHP-MF模型及其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3):335-337.
10
陈东升,李宝珍,吕彦力.
科技成果评价的Fuzzy统计模型研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2):98-100.
被引量:1
1
张克.
“90后”的集邮感悟[J]
.集邮博览,2013(7):61-61.
2
袁家勇,小丫(画).
花园里的小秘密[J]
.小百科(读写版),2010(5):2-3.
3
梁金柱.
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几点研究[J]
.时代教育,2014(11):6-6.
4
张秀芳,哈明明.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几种教学能力[J]
.少年体育训练,2009(2):17-17.
5
肖军凡.
乒乓球运动员发球前心理定向的研究[J]
.山西体育科技,2000,20(3):30-32.
6
肖军凡.
乒乓球运动员发球前心理定向的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2001,22(1):37-40.
被引量:2
7
张翔,刘雪勇.
高校高尔夫教学过程课程设计问题研究[J]
.才智,2016,0(24):177-177.
被引量:2
8
李靖.
浅析分组多球训练法在我国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13,11(1):201-201.
被引量:5
9
高洪.
确立高师形体课教学模式的实验[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1(2):41-43.
10
邹师,周莹,曹冰,唐学民,丁艺,孙德瑞,任恩忠.
辽宁省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比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455-459.
被引量:19
浙江体育科学
199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