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出处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70-74,共5页
Journal of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52
-
1郭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25(6):66-68. 被引量:23
-
2姚晓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障碍及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2004(4):114-116. 被引量:12
-
3栾谨崇.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农村经济,2004(8):84-87. 被引量:2
-
4戴卫东,孔庆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双重效应分析——基于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5(1):40-50. 被引量:33
-
5方佩儿.沿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的思考[J].中国水产,2005(5):18-19. 被引量:6
-
6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5,31(6):78-85. 被引量:111
-
7姜雅莉.农民市民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05(7):109-111. 被引量:4
-
8黄延信,姜文胜,陈晓华,张红宇,李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5,26(8):29-34. 被引量:85
-
9陈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及对策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0):50-54. 被引量:6
-
10王秋菊,高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政府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2005(10):100-10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3
-
1孙启泮.渔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对青岛3个乡镇5个村庄的调查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2):27-29. 被引量:1
-
2李欣,张建国.我国渔业劳动力市场建设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14,32(4):5-11. 被引量:2
-
3刘勤,岳冬冬,戴媛媛,阮雯,王茜,周雨思,陆亚男.浅析当前近海捕捞渔民用工荒现象[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4,29(4):251-256. 被引量:6
-
1湖北十措并举引领农民增收[J].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4(3):29-29.
-
2陈和平.增强“五力” 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和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聚集转移[J].河北经济研究,2003(12):16-21.
-
3张君.试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3):63-65.
-
4荆毅,王治国.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初步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7):112-112. 被引量:2
-
5杨俊启,刘希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认识[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1):47-52.
-
6孙立平.两难的窘境(下)——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中国国情国力,1994(8):27-28.
-
7李燕.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几点认识[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8,4(3):17-19. 被引量:1
-
8本刊评论员.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今日新疆,2007,0(1):1-1.
-
9农村劳力大转移 促进经济大发展[J].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3(1):25-25.
-
10罗正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J].民族工作,1998(2):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