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30-135,共6页
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4
-
1冯广宏.考古发现对辨伪学的冲击[J].文史杂志,2001(1):12-17. 被引量:4
-
2刘重来.中国二十世纪文献辨伪学述略[J].历史研究,1999(6):133-143. 被引量:14
-
3林甘泉.新的起点:世纪之交的中国历史学[J].历史研究,1997(4):4-16. 被引量:12
-
4张丰乾.试论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的关系——兼为《淮南子》正名[J].中国社会科学,1998(2):117-126. 被引量:19
-
5吴光.《鹖冠子》非伪书考辨[J].浙江学刊,1983(4):38-44. 被引量:7
-
6周山.《尹文子》非伪析[J].学术月刊,1983,15(10):33-37. 被引量:6
-
7郑良树.古籍真伪考辨的过去与未来[J].文献,1990(2):246-262. 被引量:11
-
8李学勤.马王堆帛书与《鹖冠子》[J].江汉考古,1983(2):51-56. 被引量:39
-
9林艳红.从《伪书通考》中考寻张心澂的辨伪学思想及贡献[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3):55-58. 被引量:1
-
10蒋宗福.新时期中国文献学研究综述(1978-2005)[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4):1-9. 被引量:9
-
1叶坤,叶树声.安徽清儒编印丛书概说[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9,17(4):57-58.
-
2张秀峰.清人整理古籍的特色及对高校图书馆图书整理工作的启示[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1(2):78-80.
-
3李英.王应麟与辨伪学[J].魅力中国,2010,0(11X):170-170.
-
4毛凌文.伪书脞语[J].图书馆论坛,2004,24(4):203-204. 被引量:2
-
5王秀婷,黄英.浅论《汉志》对《七略》的继承与发展[J].文学与艺术,2010(2):47-47.
-
6叶树声.论清儒编修史志目录[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90-91.
-
7吉林省图书馆第五届工会委员会[J].图书馆学研究,1988(5):11-11.
-
8中共吉林省图书馆第二届总支委员会[J].图书馆学研究,1988(5):11-11.
-
9朱明勋,戴萍波.清代《孝经》研究论要[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0(3):141-143. 被引量:7
-
10何晓鹏.打造全球华人家谱总目[J].党政论坛,2007(08X):3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