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一个主要趋势是探讨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价值观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制约行为的多变性。我们想真正把握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的内在联系,必须从价值观的多元性入手,在多个层面上分析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一、理论依据 所谓价值观,是指人们评价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及重要性的观念系观,体现在人们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和对生活意义的评价及对行为方式的选择方面。价值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事物都潜存有价值的属性,“粒金贵于斗粟”,是指商品有不同的价值;常言道:“一句真言胜过连篇废话”,是指语言文章或科研成果也因其真伪性而有不同的价值;老年人告诫后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指行为道德价值,是以善恶的成分多少而定,又如格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指人生的价值不在寿命长短,而在于对社会奉献的大小。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人们的立场、需要、利益、目标不同而往往带有主观色彩。显然,人们的价值观是有差别的,不同的人看重不同的事物或选择不同的方法去满足同一种需要。由于人们对不同方面感兴趣,也即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德国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斯普伦格(E·Spranger)在其所著《生活形式》一书中把?
出处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5期57-60,共4页
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