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东方》
1996年第6期68-71,共4页
The New Orient
-
1任燕妮.论仲裁机构与仲裁庭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8(28).
-
2侯登华.仲裁协议之法理基础及其对仲裁公正的影响[J].北京仲裁,2004(3):11-20. 被引量:1
-
3苟大凯,丁泽平.仲裁公正与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18(3):27-30. 被引量:3
-
4张竹生.首席仲裁员的最佳确定与仲裁公正[J].仲裁与法律,2001(6):31-33.
-
5叶泓瑜.论我国仲裁员回避制度的完善[J].知识经济,2015(4):38-39. 被引量:3
-
6王小莉.关于完善我国仲裁回避制度的几点思考[J].仲裁研究,2007(1):1-7. 被引量:2
-
7刘昌国.应加强对仲裁员的监督和管理[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1999,13(4):100-102.
-
8马俊.仲裁员准入制度刍议[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9-81. 被引量:1
-
9莱中.莱芜市强制执行一起集体劳动争议案[J].山东劳动,1999(4):30-30.
-
10邓瑞平,易艳.商事仲裁责任制度简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115-122.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