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肝纤维化防治的两个主要着眼点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肝硬变的病理学基础是肝纤维化,后者是各种因素所致肝病发展为肝硬变的必经病理过程。近十多年来,对肝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学机制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其诊断与治疗也有了很大进展。现在已普遍认识到,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由此使人们又重新看到了阻断慢性肝病向肝硬变发展的希望。但是,目前还有许多问题远未解决。近年来,抗肝纤维化的满意疗效主要来自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有许多药物在实验动物及培养细胞中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但临床试用却反应平平。究其原因。
出处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Hepat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6

  • 1蔡卫民,张立煌,刘荣华,陈慰浙.肿瘤坏死因子与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关系的动态观察[J].上海医学,1993,16(4):212-215. 被引量:5
  • 2姚志强,J Viral Hepatitis,1995年,2卷,85页
  • 3葛宪民,病毒学报,1990年,6卷,19页
  • 4苏建家,中华病理学杂志,1987年,16卷,103页
  • 5毛青,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5年,15卷,249页
  • 6姚志强,中华医学杂志,1994年,74卷,74页

共引文献6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