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艺术赝品问题是个古老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大致自从有了艺术品的创造,就伴随着赝品的出现。同时,赝品问题又是当今社会仍然随时面临的新课题,近些年来,中国大陆有关艺术品真伪的案件诉讼纷纭,表明它仍然困扰着处于高度文明时代的人们。然而,尽管赝品由来已久,但由它引出的一系列问题仍然没有从理论上、从美学高度得到很好的清理和阐释。尼尔森·古德曼说它是一个“相当特殊而又边缘性的美学问题。”①的确,艺术赝品问题与艺术本质问题,创造问题、构成问题、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等问题相比较而言,只能处于边缘地位,但在某些特殊境遇中。在新的高技术条件下,由赝品引发出的一系列问题,却可能会影响、动摇甚至改变传统美学与艺术理论中那些核心的命题。比如,由赝品问题引出的有关艺术“本真性”的争论和探讨就足以构成对旧有理论的颠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艺术赝品问题进行一些理论上、美学层次上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西方学者已作了较多有价值的尝试,但在中国,这个问题仍然处于理论的疆域之外。已有的有关艺术赝品问题的论述多是从考据角度的辨难,或从伦理道德、法律的角度进行一种义正辞言的抨击,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1996年第6期44-47,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