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技术的发展看教育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教育技术的发展以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和出发点,以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为核心内容,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为目的和归宿。
作者
郑永柏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14,共7页
E-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教育技术观
学习资源
教育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
现代教育媒体
教育技术学
技术体系
计算机技术
技术发展
传统技术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88
同被引文献
73
1
罗琳霞,丁新.
英国开放大学“开放学习”项目评述[J]
.开放教育研究,2007,13(4):109-112.
被引量:34
2
易长发.
外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例析[J]
.比较教育研究,1999(3):42-45.
被引量:41
3
李如密.
关于教学模式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1996,16(4):25-29.
被引量:126
4
桑新民.
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J]
.中国电化教育,1997(12):9-14.
被引量:23
5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
.开放教育研究,2005,11(1):23-27.
被引量:360
6
高文.
试论教学设计研究的定位——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二)[J]
.中国电化教育,2005(2):13-17.
被引量:32
7
况姗芸.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
.开放教育研究,2005,11(4):33-35.
被引量:133
8
钱丽娜,杨际强.
“技术”在教育技术领域中的新地位——AECT05'界定的新“技术”观[J]
.软件导刊,2006,5(01X):12-13.
被引量:1
9
吴立国,王青,马波.
一种基于JMX的远程作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2(11):119-123.
被引量:2
10
李堂军,冯陈雷.
论企业可视化管理的内涵与实现[J]
.山东社会科学,2006(11):134-136.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3
1
柳萍.
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构成及培训模式[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4):275-277.
被引量:2
2
张立国,强建周.
从技术的视角审视教育技术的嬗变[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1):155-159.
被引量:1
3
孙莹,吴磊磊,黄照翠.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比较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6):14-17.
被引量:1
4
刘静.
浅论高职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素养[J]
.现代企业文化,2010(14):189-189.
5
王麒,陈卫东,叶新东,许亚锋,张甦敏.
未来课堂视域下的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2(19):57-64.
被引量:6
6
蒋碧波,石文星.
浅谈信息技术及其教育技术意义[J]
.电化教育研究,2000,21(11):29-31.
被引量:13
7
黄安心.
适应开放学习需要的网络课程设计、开发与运营模式探讨[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3(5):7-15.
被引量:3
8
叶新东,陈卫东,张际平.
未来课堂环境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电化教育,2014(1):82-87.
被引量:45
9
王太昌,王帆.
不同区域教育技术发展浅谈[J]
.教育探索,2001(4):37-38.
被引量:2
10
张立国.
西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2):59-6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8
1
龙瑶,余安顺.
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中职学生课堂体验研究——以“双师型”名师示范教学巡讲视频为例[J]
.内江科技,2023,44(1):89-90.
被引量:3
2
许凯.
关于建设信息化校园的实践与思考[J]
.理论观察,2001(5):68-71.
被引量:6
3
张家年,孙祯祥.
浅谈教育技术“扶贫”[J]
.现代教育技术,2005,15(2):17-20.
被引量:1
4
田腾飞.
影响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媒体教学有效性发挥的因素及对策[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4):93-95.
5
张少红.
关于课件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
.南方论刊,2007(A01):89-89.
6
韩素兰,王贞茹,王全乐.
保定市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分层培训模式实践探索[J]
.职业时空,2009,5(8):89-90.
7
陈丽霞.
新课改形势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策略[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9(7):31-33.
被引量:1
8
王文军.
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与环境建设[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4(4):47-49.
被引量:1
9
赵晓元.
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
.继续教育,2011,25(12):21-23.
被引量:2
10
蒋丽萍.
专题学习网站在《旅游史地知识》中的应用——以2011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作品为例[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2):128-130.
被引量:1
1
刘成新.
对我国电化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1998(2):5-8.
被引量:2
2
我的教育技术观[J]
.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
3
郑旭东.
技术是答案,但问题是什么——解读伊利的教育技术观[J]
.电化教育研究,2007,28(1):12-16.
被引量:26
4
田洪英.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观[J]
.现代企业教育,2009(10):202-203.
被引量:4
5
李帆.
2008,“教育何为”的追问与思考[J]
.人民教育,2008(23):5-9.
6
邓彧.
论我国教育方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9):4-5.
被引量:1
7
王传明,季顺欣,汝成霞.
中小学孝道教育的价值论析[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4):41-41.
被引量:5
8
徐晓雄.
探析加涅教育技术观[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4):12-15.
9
李康.
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
.电化教育研究,2000,21(3):3-5.
被引量:28
10
刘兰九.
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整体改革[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0(3):69-71.
电化教育研究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