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郑和下西洋对东南亚华人移民的影响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移民到底起于何时,这是个一时难以找到结论的问题。但是,在明朝以后已经有大批华人定居马来半岛和东南亚群岛,却是无可置疑的。那么,15世纪初发生的郑和七下西洋这一世界历史性的重大事件,对于这些地区的华人移民在当时和后来不可能没有影响。影响到底何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本文所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作者
黄光成
机构地区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出处
《东南亚南亚研究》
1996年第4期57-62,共6页
Southeast Asia & South Asian Studies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华人移民
东南亚
郑和船队
伊斯兰教
马六甲
《明史》
明成祖
明王朝
马来半岛
分类号
C922 [社会学—人口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6
1
陈志明.
华裔族群:语言、国籍与认同[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4):27-35.
被引量:21
2
曹云华.
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华人文化适应的影响[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1):22-29.
被引量:13
3
莫嘉丽.
中国传统文学在新马的传播——兼论土生华人的作用[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3):65-74.
被引量:7
4
高波.《吝吝:多元文化的“混血儿”》,《中国文化报》2009年7月15日,第006版.
5
钟天祥.《南洋的另一类汉语-吝吝话》,http://www.huayuqiao.org/articles/chongts/chongts01.htm.
6
Cheu Hock Tong , Chinese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Southeast Asia , Malaysia : Pelanduk Publications Sdn. Bhd.,1997.第86、226页.
7
东南亚华侨的宗教信仰,http://www.emethchapel.org/mp3/SundaySehool/muslim/mu,2007-02-25.pdf,09-10-20.
8
Cheu Hock Tong, Chinese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Southeast Asia, Malaysia: Pelanduk Publications Sdn. Bhd, 1997.第226页.
9
《马来西亚的“娘惹”文化》,南宁日报,2007年9月4日,第007版.
10
《东南亚土生华人的“长桌宴”》,广西日报,2004年2月23日.
引证文献
2
1
梁明柳,陆松.
峇峇娘惹——东南亚土生华人族群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10(1):118-122.
被引量:13
2
陈日升.
郑和下西洋与福建人的海外迁移[J]
.闽江学院学报,2004,25(3):116-11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袁燕.
海上丝路之东南亚娘惹长衫的样式特征研究[J]
.装饰,2019(12):116-119.
被引量:1
2
杨中举.
东南亚华人流散族群及其文化、文学特征[J]
.东方丛刊,2019(2):28-43.
被引量:1
3
王燕燕.
郑和使团与妈祖信仰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J]
.学园,2013(10):194-195.
被引量:1
4
徐杰舜.
马来半岛的峇峇人——东南亚土生华人系列之一[J]
.百色学院学报,2014,27(1):85-90.
被引量:3
5
段波.
《娘惹与峇峇》中华人身份的迷失与重构[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5(4):58-62.
6
张燕.
论林玉玲文学作品中的娘惹文化形象[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2):5-8.
被引量:1
7
伍庆祥.
空间属性与缅甸勐稳人的身份认同建构[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8(2):34-41.
被引量:2
8
吴连海,王琪,陈丽红.
妈祖文化的功能探究——基于软实力视角[J]
.地域文化研究,2017,0(2):18-24.
9
张娅雯,崔荣荣.
东南亚娘惹服饰研究[J]
.服饰导刊,2014,3(3):56-60.
被引量:7
10
徐榕.
清代文官补子图案文化内涵及创新运用[J]
.纺织报告,2021,40(4):107-109.
1
顾海.
东南亚各国封建社会中的奴隶制度[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1(2):102-108.
2
翁罗丝,夏殷棕.
爱莎玛的孩子[J]
.时代青年(悦读),2015,0(11):53-53.
3
何凤瑶.
马六甲建国初期中马关系二题[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79-83.
4
魏德新.
跟随郑和下西洋的穆斯林[J]
.郑和研究,2008(2):37-45.
5
苏昭来.
用“世界历史性”的观点观察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J]
.理论学刊,1990(4):6-9.
6
朱伯康.
关于郑和七下西洋[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6(3):104-107.
被引量:1
7
陶松云.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1):66-71.
8
黄慧珍,薛金度.
郑和下西洋史迹文物综述[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85-92.
9
陈家忠.
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马、印走笔之一[J]
.今日科苑,2006(4):56-56.
10
杨晋川.
社会主义与对外开放新论[J]
.云南社会科学,1993(4):30-36.
东南亚南亚研究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