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初为记者时做了不少“悬事”。一次,我采访一位讲师深入贫困山区义务扶贫的事迹。自以为占有的材料翔实,写出一篇有点分量的人物通讯不成问题。不料,待我拿着初稿与被报道对象见面时,通讯开头一段竟使其连连摇头。原来,稿件开头部分我用的是“二传手”——一位乡领导传给我的、未经调查核实的材料:扶贫四载,引贫困乡农民奔上富路的讲师王皓茹离开营厂那天,人们纷纷赶来相送,几位甩掉“贫困帽子”的老农一齐跪地要求她留下……采访后,对乡领导提供的。含有水分的情况直接组织进通讯作品中。幸亏初稿与本人见面,否则被采访对象的声誉、报纸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