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副词“都”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都’作为副词,是由“聚集”义的动词“都”虚化而来,它不见于《史记》以前的上古文献,始见于东汉时期口语成分较多的文献,它的产生当为东汉时期.为探讨副词“都”的早期情况。
作者
陈宝勤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65-69,共5页
关键词
副词“都”
南北朝时期
语义指向分析
句法功能
并列短语
宾语
定中短语
主语
汉译佛经
东汉时期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39
1
高育花,祖生利.
中古汉语副词“都”的用法及语义指向初探[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6):64-69.
被引量:9
2
陈宝勤.
副词“都”的产生与发展[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2):80-83.
被引量:22
3
王红.
副词“都”的语法意义试析[J]
.汉语学习,1999(6):56-61.
被引量:39
4
范继淹.
重庆方言“下”字的分化[J]
.方言,1979,1(2):88-92.
被引量:12
5
陈子骄.
“都”的语义指向[J]
.汉语学习,1996(6):54-56.
被引量:16
6
谭敬训.
“都”字前后相关成分的语义特性[J]
.世界汉语教学,1991,5(2):92-95.
被引量:6
7
柳士镇.
《世说新语》《晋书》异文语言比较研究[J]
.中州学刊,1988(6):99-102.
被引量:21
8
郭锐.
过程和非过程——汉语谓词性成分的两种外在时间类型[J]
.中国语文,1997(3):162-175.
被引量:188
9
王敏.
试论总括副词“都”的语义指向[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85-87.
被引量:8
10
骆晓平.
魏晋六朝汉语词汇双音倾向三题[J]
.古汉语研究,1990(4):1-7.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10
1
黄瓒辉.
从集合到分配——“都”的语义演变探析[J]
.当代语言学,2021(1):35-55.
被引量:5
2
季南.
副词“都”的语义义源及其在《世说新语》中的语义指向探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6):310-311.
3
张谊生.
副词“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兼论“都”的表达功用和内部分类[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1):56-62.
被引量:77
4
周清艳.
《五灯会元》中副词“都”的用法[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25(4):40-43.
5
李素英.
中古汉语副词“都”探析[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87-90.
6
黄晓雪.
宿松方言的总括副词“一下”[J]
.语言研究,2013,33(4):103-106.
被引量:5
7
李妍.
《分别善恶所起经》翻译年代考[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166-169.
被引量:1
8
王敏.
汉语总括副词的来源[J]
.现代语文,2018(6):4-11.
被引量:3
9
王敏.
“都”类总括副词的语法化动因与演化规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6):72-75.
被引量:2
10
王敏.
总括副词“都”的语源及其语法化[J]
.阴山学刊,2018,31(5):86-9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7
1
李宇凤,朱嘉诚.
副词“都_(2)”语义语用研究综述[J]
.语言历史论丛,2021(1):54-76.
2
刘承峰,陈振宇.
汉语总括副词的演化进程考察[J]
.语言研究集刊,2023(1):9-31.
被引量:1
3
卢勇军.
论范围副词“都”的产生——虚拟性视角下的重新阐释[J]
.语言研究集刊,2021(1):176-193.
4
李美汝,凯丽比努.
林州方言复数标记“都”及其来源[J]
.汉字文化,2019,0(24):16-18.
5
黄瓒辉.
从集合到分配——“都”的语义演变探析[J]
.当代语言学,2021(1):35-55.
被引量:5
6
张建荣.
语法化的单向性探析——以程度副词“大为”和“广为”为例[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54-57.
7
胡建刚.
主观量度和“才”“都”“了2”的句法匹配模式分析[J]
.世界汉语教学,2007,21(1):72-81.
被引量:19
8
周清艳.
《五灯会元》中副词“都”的用法[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25(4):40-43.
9
王圣博.
试论“V也/都VP”的构造特征及其“也”、“都”的表达功用[J]
.汉语学习,2008(5):69-77.
被引量:13
10
刘敏,邓慧爱.
否定副词“未尝+不”形式初探[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9(6):134-136.
被引量:1
1
于夏龙.
敦煌变文“是”字用法分析[J]
.中国语文,1965(4):293-295.
被引量:1
2
杨凤仙.
古汉语“言说类”动词的演变规律之探析[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6):145-154.
被引量:1
3
善忠.
从“对话”一词的词义发展说起[J]
.临沂师专学报,1988,22(2):97-100.
4
刘晓梅.
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序:“中+名词”[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1):42-43.
被引量:3
5
邹秋珍,胡伟.
上古汉语中“我”“吾”之比较——兼谈单音词研究的五个平面[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6):171-175.
被引量:2
6
张金霞.
古文字研究与古典文献阅读[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3):127-133.
7
陈宝勤.
副词“都”的产生与发展[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2):80-83.
被引量:22
8
曹婷.
試釋“枝掖”[J]
.汉语史学报,2013(1):367-370.
被引量:1
9
武丽梅,周冬梅.
《经籍籑诂》“籑”“纂”考辨[J]
.黄山学院学报,2011,13(4):85-87.
10
马玉岭.
荧屏误读举隅[J]
.咬文嚼字,1995,0(9):44-45.
沈阳大学学报
199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