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王希杰的语言观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力图比较全面地论述王希杰先生全新的科学的语言观,并结合王先生的具体研究理清其语言观更新的来龙去脉,在中国语言学发展史的背景下对王先生的语言观进行评述。
作者
赵家新
出处
《池州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7-25,共9页
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
关键词
语言观
中国语言学
王希杰
语言本质
语言和言语
语言的本质
语言现象
汉语修辞学
语言世界
潜语言
分类号
H0-09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6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王希杰.
汉语的规范化问题和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J]
.语言文字应用,1995(3):9-15.
被引量:67
2
夏中华.
新建构·新见解·新视角·新方法──读王希杰先生的《修辞学新论》[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1(1):68-73.
被引量:1
3
王希杰.
语言本质的再认识[J]
.云梦学刊,1994,15(4):60-67.
被引量:15
4
王希杰.
语言和言语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J]
.汉语学习,1994(5):15-17.
被引量:7
5
王希杰.
深化对语言的认识,促进语言科学的发展[J]
.语言文字应用,1994(3):9-15.
被引量:25
6
王希杰.
略论语音、语义、语法、语用之间的相互制约性[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15(1):44-49.
被引量:11
7
于根元.
论王希杰的语言学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1994,14(1):34-4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16
1
李菊.
从新词“橙领”看“X领”词族的演变[J]
.汉字文化,2019,0(22):4-5.
2
刁晏斌.
现代汉语量词的显现与潜藏[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63-68.
被引量:2
3
吴建勇.
浅谈现代汉语新词义产生的途径[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5(1):36-39.
被引量:3
4
何彦杰,徐宝锋,何葵.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新词新语的评定原则[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50-52.
被引量:3
5
于根元.
语言是开放的梯形结构[J]
.汉语学报,2005(2):8-13.
被引量:6
6
谢新卫.
谈谈王希杰“三一”语言理论的语言观[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3(1):53-54.
7
程培元,钟玖英.
王希杰学术探索之路50年[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6(2):111-116.
被引量:1
8
王燕燕,罗庆铭.
试谈词典中的外语词语问题[J]
.辞书研究,1998(5):76-81.
9
刘雪华.
关于汉语外来语素[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280-281.
10
李静.
临床医用语言在医患关系中的语用规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54-56.
被引量:38
同被引文献
4
1
李晋荃,岳方遂,曹炜.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的语法学和修辞学[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7(3):82-89.
被引量:4
2
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
王希杰.论比较修辞学[C].//中国修辞学会编修辞学论文集(第一集).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62-71.
引证文献
2
1
朱峰.
显性和潜性——语言学中的新概念[J]
.池州学院学报,1996,16(4):27-31.
被引量:2
2
宋惠娟.
论歇后语的同义手段[J]
.长治学院学报,2013,30(6):65-68.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太高,李荣荣.
试论权利的演变及其成本——基于政府实现公共利益能力的视角[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96-102.
2
李文萃.
从“小心碰头”看歧义结构的潜性特征[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4):39-41.
1
赵聪.
汉语不对称现象类型及其成因的潜显阐释[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9(1):112-116.
2
王希杰.
深化对语言的认识,促进语言科学的发展[J]
.语言文字应用,1994(3):9-15.
被引量:25
3
张瑞.
解读《马氏文通》中的提起连字[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4-5.
4
陈阳.
基于交互语言观的大学外语教学研究[J]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30(2):209-211.
被引量:2
5
李永勃.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述评[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1):151-154.
被引量:3
6
刘克璋.
翻译中潜意识的理解与表达[J]
.中国科技翻译,1989,2(4):3-5.
7
王亚媛.
修辞在潜语言显化过程中的作用——以网络流行语为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5):27-28.
8
沈秀丽,李琢.
流行语何以显[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8):117-117.
9
李金霞.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与潜语言的显性化[J]
.科技信息,2009(30):135-135.
10
刘柯均.
舞蹈潜语言[J]
.参花(下),2014(8):109-109.
被引量:1
池州学院学报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