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U波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U波自1906年Einthoven描述共命名以后,U波的起源和临床意义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应用,诊断价值将赶上和超过受重视的T波。下面结合文献及临床,对U波的有关问题进行综述。1 U波产生机理与正常范围 对U波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学说有:①U波代表激后电位。②U波相当于乳头肌复极电位。③U波可能是动脉圆锥组织的复极电位。④U波表示浦氏纤维传导系统的动作电位时限延长。通过实验与临床证明,U波代表心室肌浦氏纤维的复极电位,其根据:(1)U波与浦氏纤维系统的复极过程有关,即U波相当于浦氏纤维的T波。(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为327±47ms,浦氏纤维动作电位为467±78ms,从时间上看,浦氏纤维的快速复极与心电图U波是一致的。(3)
作者 仪忠直
出处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5年第1期46-47,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二级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51

同被引文献4

  • 1郑慧,林有光,李逸芬,黄小萌.门冬氨酸钾镁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1):31-32. 被引量:30
  • 2陈静平.乙胺碘呋酮致严重心律失常11例综合报道[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5,13(1):21-21.
  • 3[1]A·希尼维斯.心血管疾病内科治疗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71~473
  • 4武汉市心律失常协作组.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314例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1983,22(11):662.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