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诗刊》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11-12,共2页
二级引证文献9
-
1李跃庭.当代“抗战文学”历史叙事中的主题位移——以小说《生存》的流变为中心[J].中文自学指导,2006(3):33-37.
-
2李跃庭.生存意识与历史记忆——从小说《生存》到电影《鬼子来了》[J].日本学论坛,2008(1):57-62. 被引量:6
-
3黄勇.“右派”记忆及其方式[J].文艺争鸣,2010(1):48-53. 被引量:4
-
4李兴阳,丁帆.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与现实诉求[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115-122. 被引量:3
-
5房福贤.百年历史视野中的中国抗战文学——有关抗战文学问题的再认识[J].文艺争鸣,2013(8):44-48. 被引量:6
-
6李兴阳,丁帆.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抗战叙事”与现实焦虑[J].小说评论,2013(5):12-18. 被引量:1
-
7王学振.抗战文学研究的边界问题[J].南方文坛,2014(4):122-125. 被引量:2
-
8郭辉,杨子佼.“抗战记忆史”的回顾与前瞻[J].湖北社会科学,2020(8):114-122.
-
9胡子沛.抗战叙事的阈限突破与伦理建构——以新移民作家的抗战书写为中心[J].天津社会科学,2019,0(5):129-134.
-
1孟文庆.惊魂古北口[J].旅游纵览,2006,0(2):66-69.
-
2王玉明.鹧鸪天·登古北口长城[J].中华诗词,2011(2):20-20.
-
3李春秋.扣鸟[J].民族文学,1997,0(10):40-48.
-
4孔汝煌.古北口风貌[J].中华诗词,2013(1):52-52.
-
5彭振辉.重访古北口施工旧地有感[J].中华诗词,2016,0(1):33-33.
-
6李逊.图画展览会[J].青年文学,1995,0(3):21-34.
-
7简明.好山水[J].中国作家(文学版),2014,0(11):72-75.
-
8王彬.古北口[J].中国作家(文学版),2002,0(9):191-194.
-
9胡千骊.长城,你可曾听见?(散文)[J].写作(中),1995,0(3):45-45.
-
10吴世民.金缕曲 谒密云古北口七勇士墓[J].北京观察,2014(5):6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