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五四”新文学悲剧意识的历史生成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因受以儒家为主体,以道家与佛学为补充,强调矛盾双方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文化特质的制约,中国古代文学极端缺乏悲剧意识,“中和之美”与“团圆主义”向来被奉为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圭桌.直到二十世纪初,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和民族审美意识才开始出现空前伟大的革命.面对日益严峻的民族、社会和个体的生存危机,“五四”新文学作家不仅藉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通过轰毁传统文学中掩盖矛盾,粉饰现实的“中和之美”与“团圆主义”的森严壁垒,去自觉地建构直面现实人生的悲剧意识,而且还将它作为自己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评判生活和表现生活最基本的出发点.“五四”新文学,因其在审美意识上与传统的决裂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作者 陈咏芹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6,共16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6

  • 1阎庆生.关于鲁迅创作心理研究的思考[J].文艺理论研究,1994(5):51-57. 被引量:3
  • 2高玉.翻译文学: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4):38-53. 被引量:20
  • 3梁实秋 杨匡汉 刘福春编.《新诗的格调及其他》[A].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C].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 4郁达夫:《现代小说所经过的路程》,《郁达夫文集》第6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 5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82页.
  • 6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中国新文化大席·建设理论集》(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23页.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