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64-69,21,共7页
Journal of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二级参考文献23
-
1童恩正.西藏考古综述[J].文物,1985(9):9-19. 被引量:92
-
2童恩正.近年来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战国秦汉时代的考古发现及其研究[J].考古学报,1980(4):417-442. 被引量:41
-
3赵殿增.四川西昌礼州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80(4):443-456. 被引量:30
-
4阚勇.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J].考古学报,1981(3):349-368. 被引量:63
-
5员安志.永昌鸳鸯池新石器时代墓地的发掘[J].考古,1974(5):299-308. 被引量:33
-
6安志敏,尹泽生,李炳元.藏北申扎、双湖的旧石器和细石器[J].考古,1979(6):481-491. 被引量:57
-
7王建,王向前,陈哲英.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遗址调查报告[J].考古学报,1978(3):259-288. 被引量:127
-
8刘磐石,魏达议.四川省汉源县大树公社狮子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J].文物,1974(5):91-92. 被引量:7
-
9甘肃临夏马家湾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1(11):609-610. 被引量:20
-
10THE KANSU PROVINCIAL MUSEUM.甘肃古文化遗存[J].考古学报,1960(2):11-52. 被引量:50
共引文献59
-
1徐小霞.藏族传统龙神崇拜的复合性与中原文化因素探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1,42(5):59-66. 被引量:1
-
2王文轩.羌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2):51-57. 被引量:2
-
3俞方洁,李金凤.西藏新石器文化互动圈与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1):87-94.
-
4纵瑞彬.藏族装饰纹样的历史文化考察[J].西藏艺术研究,2000(1):50-57. 被引量:30
-
5林俊华.四川西部山区多民族社会的形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87-93.
-
6陈崇凯.西藏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J].贵州民族研究,1997,17(1):47-50. 被引量:2
-
7星全成.民主改革前藏族部落组织制度[J].青海民族研究,1997,8(3):40-43. 被引量:2
-
8石硕.西藏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对认识西藏远古文明的价值[J].中国藏学,1992(1):53-63. 被引量:12
-
9熊坤新.藏族伦理思想发展略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8(1):20-25. 被引量:6
-
10江维祝.“羌”字源流考[J].西藏研究,1995(2):66-68.
同被引文献78
-
1吕一飞.谈谈“吐蕃”一词[J].历史研究,1993(1):139-140. 被引量:2
-
2卡尔梅.桑丹坚参,李登贵,仓决卓玛.《五史册》披露的第一位藏王出身的神话(上)[J].西藏研究,1999(2):122-131. 被引量:12
-
3谢继胜.牦牛图腾型藏族族源神话探索[J].西藏研究,1986(3):129-136. 被引量:12
-
4丹珠昂奔.谈藏族神话“猕猴变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3(1):100-102. 被引量:4
-
5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被引量:456
-
6曾文琼.藏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1(1):88-94. 被引量:1
-
7石硕.试论康区藏族的形成及其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14(2):22-28. 被引量:12
-
8南喀诺布,才让太.论藏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J].中国藏学,1988(2):51-63. 被引量:18
-
9格勒.藏族源于“发羌”的几点质疑[J].中国藏学,1988(2):79-87. 被引量:9
-
10安才旦.“吐蕃一称语源及含义述评——兼论“吐蕃”源于古突厥语说[J].中国藏学,1988(4):127-143.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6
-
1李巧艺.族源研究范式——以藏羌族源关系研究为例[J].中国藏学,2012(3):57-61. 被引量:1
-
2王启龙.百年来的吐蕃音义及藏族族源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4):1-8. 被引量:5
-
3王文光,李宇舟.从吐蕃到藏族:一个多源合流的历史发展过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4):90-95.
-
4韩青玉,韩喜玉.中外藏族族源叙事比较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1):155-160.
-
5蒋静,何红中.胡桃原产地及其在全国传播述考[J].农业考古,2019,0(6):148-154. 被引量:1
-
6李淮东,裴蕾.苏毗人的历史演化进程研究——对人类文明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的思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58-6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0
-
1白雨柔,张云崖.西藏小邦时期部落文明及其对西藏武术文化的影响[J].青藏高原论坛,2022,10(4):70-77.
-
2张世均,白珍.2012年中国羌学研究述评[J].民族学刊,2013,4(6):28-37. 被引量:2
-
3李淮东.明代汉藏交通的兴衰演变——以明朝使臣入藏活动为中心的探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7,27(2):100-112. 被引量:11
-
4周志静.《牙含章文集》编辑手记[J].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18,0(1):273-276.
-
5张永攀.西藏研究20年评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9,29(2):50-65. 被引量:4
-
6马凯,赵钰,张恒,韩立群,赵国庆,王继勋.基于SSR标记的中亚生态区核桃(Juglans regia L.)遗传多样性与种群结构分析[J].果树学报,2021,38(11):1854-1867. 被引量:4
-
7朱宏一.再谈“吐蕃”的读音及其规范[J].辞书研究,2022(6):104-116. 被引量:1
-
8旦增聪美.古代苏毗与苏茹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3):65-71.
-
9马宏滨,何小婷.来自藏地的讯息:民国报刊中的“吐蕃”[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3,32(1):26-32.
-
10毛茜.白马藏族舞蹈影像志——以“池哥昼”为例[J].中国舞蹈学,2022(2):210-226.
-
1张建青.远古的舞动——记几件新石器时期的舞蹈纹彩陶器[J].收藏界,2015(1):47-52.
-
2陈程.考古资料所见楚文化对蛇的崇拜与征服[J].红河学院学报,2015,13(6):66-69.
-
3姚继荣.情满乡邦书华章——《明代以来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史研究》读后[J].青海社会科学,2009(3):203-204.
-
4侯后柱.卡若人从黄河走来[J].中国西藏,2001(1):52-55. 被引量:3
-
5张志江.世代守边御敌的折氏家族[J].寻根,1996,0(3):26-27. 被引量:1
-
6谢端琚.黄河上游地区史前考古的回顾和展望[J].陇右文博,2001(1):3-13.
-
7蒿峰.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中国古代玉器赏析⑥[J].齐鲁周刊,2016,0(46):64-65.
-
8戴春阳.秦墓屈肢葬管窥[J].考古,1992(8):751-756. 被引量:10
-
9聚焦 丝绸之路 银川——银川:“一带一路”的“塞上江南”[J].新丝路(下旬),2015(12):92-93.
-
10陇原快递[J].党的建设,2015,0(3):3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