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冷饭”尚可成佳肴——《黄金时代缺少了什么》及其后续文章的采写体会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同志为本文写下的这篇编者按,现刊登如下:对新闻工作者来说,“炒冷饭”是个贬词,指的是采编人员缺乏创造性,重复别人早就写过的题材。但是也不尽然,有时“冷饭”到了高明的“厨师”手里,就变成了色香俱全的美味。当前流行的“扬州炒饭”“广州炒饭”,不都是冷饭炒成的么?关键在于“炒”的艺术,“炒”的技巧。卢小飞同志就是把中日儿童夏令营的旧闻“炒”出了水平,“炒”出了新意,“炒出了一个令全社会振聋发聩的重大主题。这里有许多值得总结、值得思索的东西。在她写的体会文章里提到,采写新闻常常凭灵感办事,其实这里讲的只是一个方面。灵感的触发是一种偶然,而这种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试想,如果一个记者平时缺乏热情,缺乏积累,缺乏思考,缺乏责任感,也就是说,本身已经不是一块燧石,恐怕怎么碰撞也碰撞不出火花来。同卢小飞同志一起为“炒”好这盘“冷饭”而牺牲春节假日奔走采访的刘亮明、祝华新、董伟等同志,同样也是值得称道的。在有些人看来,他们简直太傻了,值吗?这里就有个价值观问题。我们要把人民日报办得高出一筹,就需要这样一大批时时刻刻都在想发出火花实现自我价值的“燧石”,一大批甘于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奉献的“傻子”,一大批实心实意为人民烹制最佳精神食粮的“厨师”。而这“一大批”,就在我们中间,就在我们周围,就在我们眼前。
作者 卢小飞
机构地区 人民日报
出处 《当代劳模》 1994年第8期11-13,16,共4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