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科技产业化,即由现代高科技所引起的产业变革,自1945年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和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投入使用,便拉开了序幕。到目前,这场由高科技所引起的产业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有声有色地向着广度拓展和深度进发。然而,高科技产业化作为一种现象形态,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呢?如何运用经济理论来对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予以说明和阐释呢?这是经济理论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正由于是新课题,所以国内外对此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认识。本文拟在对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理论分析评述的基础上,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其作尝试性的探讨。 一、周期论——经济成长变化的波动性 对高科技产业化最早进行的理论阐释,要算西方一些学者所推崇的周期论。这种周期论,其思想渊源来自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周期理论”。 康德拉季耶夫早在本世纪20年代研究发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断在上升、下降中循环,即周而复始地历经“衰退——大量投资——过渡建设——混乱”四个阶段,从而创立了“长波理论”。 作为“长波理论”的信奉者,无论熊彼特、门茨,还是弗里曼、霍尔、格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