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汉水中上游安康地区出土的舞乐文物述略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战国虎纽錞于錞于,是我国西南地区古代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錞于的铸造始于春秋,衰于东汉。在“魏孝武帝被高欢所迫西迁,雅乐废缺”的年代,自蜀得到的錞于,已成为稀世古物。安康出土的錞于、面部为椭圆形盘状,肩部突鼓,腹部以下呈直筒状,足口平直,周身无纹饰,盘内塑一张口吐舌、清瘦昂立的长尾虎,虎身及头部有几道阴线鱼鳞状斑纹。口径23—27厘米,通高41.5厘米,椭圆形足径18—20厘米。
出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32-34,共3页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