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以及高原物质东流的讨论 被引量:7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由于喜马拉雅的大陆碰撞,青藏高原的地震活动性相当高.正如地震学在全球板块学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它对研究大陆构造的演化亦有重要影响.本文对青藏高原的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以及高原的活动断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总结.对高原的地震带进行重新划分.亚东—安多是一条活动地震带.高原中,震源深度 h>70km 的地震多数分布在这个带上.此带以西的活动构造以及应力状态与在它以东的有很大差异.与阿拉干不同,这里 h>70km 地震的震级较小.其震源机制为正断层.亚东—安多活动带是高原西部地壳张裂区的东缘.h>70km 地震的出现,表明该带地幔顶部为脆性而且积累应变能.文中特别提到近于北西-南东走向的雁石坪—丁青—昌都这一断层带,它的地震活动性大,其震源机制为左旋走滑断层.它属于青藏高原东部的一组左旋走滑断层,是最南边的一条,可能也是最新的一条左旋走滑断层.在班公—怒江以南的崩错—嘉黎断层是一条不连续的右旋走滑断层,这条断层的地震活动性也很大.它与雁石坪—丁青—昌都左旋走滑断层带相距仅百余 km.它们的成对出现,极可能表明现今青藏高原的物质从此两条断层带之间的羌塘地体向东流动.阿尔金、昆仑、鲜水河可能是较早时期高原物质东流的北缘边界.由于物质的冷却自北方开始,物质东流的路径随地质年代?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534-564,共31页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地震局监测司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二级参考文献35

  • 1刘建华,刘福田,吴华,李强,胡戈.中国南北带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图象[J].地球物理学报,1989,32(2):143-152. 被引量:90
  • 2吴章明,邓起东.西藏崩错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变形特征及其破裂机制[J].地震地质,1989,11(1):15-25. 被引量:15
  • 3阚荣举 张四昌.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J].地球物理学报,1977,20(2).
  • 4滕吉文 王绍舟 等.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大陆板块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1980,23(3):254-268.
  • 5滕吉文 熊绍柏 等.喜马拉雅山北部地区的地壳结构模型和速度分布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1983,26(6):525-540.
  • 6冯锐 朱介寿 等.利用地震面波研究中国地壳结构[J].地震学报,1981,3(4):335-350.
  • 7孔祥儒 刘士杰 等.攀西地区地壳和上地幔中的电性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1987,30(2):136-143.
  • 8团体著者,富蕴地震断裂带,1985年
  • 9陈社发,现代地壳运动研究.1,1985年
  • 10朝同林,地震地质,1983年,5卷,4期

共引文献223

同被引文献1256

引证文献73

二级引证文献10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