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非驴非马,是个骡子不也很好嘛……”——忆毛泽东亲审《三座山》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于1952年冬,曾随我国文化代表团去蒙古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在其首都乌兰巴托看到他们上演民族歌剧《三座山》,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产生了京剧移植《三座山》的大胆设想。归国后我提出这一设想,谁知一语出口,四座哗然,有人以为我在说笑话,也有人惊讶地说我是瞎胡闹,仅有极少数人表示赞赏。读者或问,移植一个剧目乃寻常事,怎会如此令人诧异呢?说来话长……京剧是高度程式化的综合艺术,无论是唱念做打均有一定的格式需遵循,它融汇了精美、夸张、虚拟以及技巧性、装饰性、象征性等诸多手法于一体。正由于有这许多讲究和处理上的严谨深邃,如表演现代题材的剧目仍墨守成规不敢变化程式或不探索新的适应方式无不捉襟见肘,甚至还会头破血流。因而当时对此,多数演员视若畏途,观众也很不感兴趣。我之所以热衷于搞《三座山》是因剧中人物的服饰与旗装相似,既便于演员表演也容易被观众接受。简而言之,我是有意识地为京剧上演现代戏铺路,并考虑京剧艺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不能只有流出,而没有流入。
作者 张云溪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14-14,共1页 Chinese Theatre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9

  • 1邓小秋.尚小云与《摩登伽女》[J].当代戏剧,2002(4):23-23. 被引量:1
  • 2[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3两脚本人物对比.达·纳楚克道尔基、呈·达木丁苏荣原作,范钧宏改编:《三座山》[J],《剧本》,1956年第7期.
  • 4吴祖光:《对京剧“三座山”的一些想法》[N],《人民日报》,1956年7月29日.
  • 5黄克保:《对“一些想法”的想法》[J],《中国戏剧》,1957年04期.
  • 6王润.京剧《悲惨世界》改编受冷落[J].北京晚报,2006-12-25.
  • 7贡敏.难以承受的"忘我"之境[M]//PAR表演艺术杂志编辑部.表演艺术年鉴.台北.中正文化中心,1995.
  • 8天蓝.徐克《暴风雨》颠覆京剧传统观众反应不一[N].新京报,2005-01-09.
  • 9陈世雄.跨文化,还是“忘我”文化?——从京剧《中国公主杜兰朵》与谢与谢克纳版《奥瑞斯提亚》谈起[J].艺苑,2009(8):4-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