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于唐代“拍”的形态,我在《初探唐代“拍”的时值》和《填【破阵子】曲子词再证唐代“拍”的时值》两文中已有详述,结论是:唐代一拍相当于现代乐理的八个四分音符的时值(即8/4拍的一小节或4/4拍的两小节)。 在《三证唐代“拍”的时值》一文中还说:福建“南音”中,演唱的乐曲的“拍数”虽没有严格的限定,但唐时“拍”的形态依然保存,并且是以“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的形式保存至今的。也就是说,福建“南音’在演唱一些较徐缓的、被艺师称为“七”或“慢三”的乐曲时,执拍扳的演唱者,每敲击一下拍板R,就是唐时所说的一拍的时值。这不仅有“南音”艺师们的,以红圈点“拍位”的谱本为据;在有关“南音”的一些研究文化论文中,也可常见“拍扳敲击拍位”的说明,更可喜的是,在第三后“华夏之声”南音音乐会上,和“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五届年会期间,福建泉州南音乐团的演出,使更多的专家,学者们领略到了“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这一古老的演唱形式,和香檀(拍扳)“按拍”时的“拍”的时值。充分显示出这一古老乐种的学术价值。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22-24,共3页
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