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魏晋南北朝儒佛交融的历史原因浅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恩格斯说过,“任何一次历史的灾难都是以历史的进步来补偿的。”①社会的动荡常为文化思想展示出相对广阔的驰骋原野。魏晋南北朝时代,其政治、经济乃歪社会,较之秦汉、隋唐虽显失落,但在文化思想领域由于中印文化的且争且合,一时奇峰竞起,异彩迭现,而成为中国文明的史页上,一颗辉煌而沉甸的“怪叹号”。本文试就此时期儒、佛交融的历史原因做一大致的探讨。一、灾难的历史环境与两种力量相当的文化态势。魏晋南北朝是个分裂割据的年代,战乱频仍,政权交替频繁。从公元185年到公元589年,长达四百余年的历程中只有西晋为时仅24年的短期统一(公元280—304年),而在这仅有的二十来年的统一中又包含了长达十六年(公元291—30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这种长期的分裂割据和随之而来的诸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给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黄巾大起义被镇压后,北方“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人”②。官渡之战后,中原“百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③。八王之乱,所致祸难,更是振古未闻。据《晋书》卷59《传论》载,其时西晋“帝京寡弱,狡寇凭陵,遂令神器劫迁,宗社颠覆。数十万众,并垂饵于豺狼;三十六王,咸陨身于锋刃”。继之而来的“
作者 诚遥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24-28,共5页 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