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树水分生理及抗旱性的研究概况与探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水分对茶树生育的影响是很复杂的,同时茶树在长期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干旱过程中,发展了各种形态、生理以及生化的适应机理并籍以逃避或者忍耐水分亏缺的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茶树水分生理和抗旱性方面的诸多研究,并结合作者的有关工作,着重介绍和探讨了茶树的避旱性和耐旱性;最后指出茶树抗旱性与其他生理过程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背景知识。
作者
伍炳华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91年第1期1-5,共5页
T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茶树根
水分生理
抗旱性
水分亏缺
避旱性
压力势
气孔计
茶赤叶斑病
新梢
适应机理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60
1
段亮.
茶树的抗旱生理研究(之二)——水分胁迫条件下茶树的若干生理变化[J]
.茶叶科学技术,1992(3):6-12.
被引量:10
2
段亮.
茶树的抗旱生理研究(之一)——水分胁迫对茶树生育的影响[J]
.茶叶科学技术,1992(1):12-15.
被引量:4
3
陆德彪,骆耀平,童启庆.
过氧化氢酶在干旱胁迫中的活性变化及其与茶树抗旱性关系[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20(S1):63-68.
被引量:15
4
陆德彪,童启庆.
茶苗在干旱胁迫下的伤害及其生理原因的探讨[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20(S1):69-75.
被引量:9
5
童启庆,陆德彪,骆耀平,须海荣.
茶树种质资源抗旱力筛选的酶学指标(英文)[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20(S1):121-124.
被引量:5
6
Handique A. C,Manivel L,许宁.
抗旱茶树的选种标准[J]
.茶叶科学技术,1991,0(3):34-36.
被引量:8
7
许允文,吴洵,杨锁森,王晓萍,杨金楼,朱济成.
低丘红壤茶园土的持水特性及水分循环特征[J]
.茶叶科学,1991,11(1):5-10.
被引量:5
8
王海珍,梁宗锁,郝文芳,韩路.
白刺花(Sophoraviciifolia)适应土壤干旱的生理学机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1):106-110.
被引量:38
9
陆德彪,童启庆.
茶树品种抗旱性与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关系[J]
.茶叶科学简报,1994(2):20-24.
被引量:6
10
黎裕.
植物的渗透调节与其它生理过程的关系及其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5):377-383.
被引量:50
引证文献
4
1
韩永芬,李娟,孟军江,付薇,文玉兴,胡思江,罗江红.
菊苣干旱胁迫下内源激素的调节机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55-16158.
被引量:4
2
黄福平,陈荣冰.
茶树抗旱生理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0,23(3):2-5.
被引量:16
3
郭春芳,孙云.
干旱胁迫下植物的渗透调节及脯氨酸代谢研究进展[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114-118.
被引量:40
4
崔晓,陈文彬,柳革命,王卫星.
茶树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数、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与光合参数的关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0):140-144.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李新蕊,吴萌,贾毓欣,司明东,郑玉光,马东来.
基于初级代谢产物探究不同生长年限地骨皮的质量差异[J]
.中药材,2021,44(8):1901-1905.
被引量:7
2
叶子,宋英欣,赵晨,白雨婷,孙风丽,张超,奚亚军.
柳枝稷长链非编码RNA PvLINC090588的功能研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2,41(9):1997-2010.
3
刘玉英,易红华,徐泽.
干旱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南方农业,2007,1(1):68-70.
被引量:11
4
萧力争,符保军.
茶树水分生理与抗旱性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2004,31(4):4-7.
被引量:9
5
房用,王月海,鲍玉海,李申安,张兴丽.
不同品种茶树的蒸腾特性及其抗逆性能的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41(1):145-148.
被引量:5
6
刘玉英,王三根,徐泽,胡翔,邓敏.
不同茶树品种干旱胁迫下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264-268.
被引量:21
7
丁波,王德炉,杨成.
茶树水分胁迫与干旱研究现状[J]
.贵州茶叶,2007,35(3):9-14.
被引量:4
8
韦朝领,李叶云,江昌俊.
茶树逆境生理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3):335-339.
被引量:11
9
刘玉英,徐泽,罗云米.
干旱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0,23(2):387-389.
被引量:18
10
刘红梅.
茶树抗旱生理机理与抗旱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0,33(5):14-17.
被引量:5
1
薛吉全,马国胜,路海东,任建宏.
作物抗旱性与作物生产[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4(2):22-26.
被引量:10
2
王述民.
绿豆叶片细胞水势(ψ_w)、渗透势(ψ_s)及压力势(ψ_p)对水分胁迫的反应[J]
.作物学报,1989,15(4):378-380.
被引量:1
3
S. Vasantha,熊涓涓.
胡椒品种的耐旱性[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2,0(2):22-23.
4
杨丽丽,孙钦玉,杨云秋,高旭晖.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赤叶斑病抗性的初步鉴定[J]
.茶业通报,2009,31(4):154-155.
被引量:1
5
高旭晖.
茶赤叶斑病与叶片结构及空间位置的关系[J]
.茶叶科学,1997,17(1):21-26.
被引量:6
6
沈宏,施卫明,王校常,曹志洪.
不同作物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机理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2):172-177.
被引量:68
7
解备涛,王庆美,张海燕,李爱贤,侯夫云,董顺旭,汪宝卿,张立明.
甘薯耐盐碱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2013,28(S1):219-226.
被引量:4
8
舒庆龄,赵和涛.
不同茶园生态环境对茶树生育及茶叶品质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1990,9(2):13-17.
被引量:42
9
森田明雄,黄华康.
茶树生育与树体内的氮素变动[J]
.闽东农业科技,1989(2):23-25.
10
潘根生,过正树,小西茂毅.
茶树内源IAA和ABA与茶树生育的相互关系(英文)[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20(S1):146-150.
被引量:1
茶叶科学技术
199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