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中混沌概念的演化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白虎通·天地》目前,混沌问题已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广泛的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混沌研究的成果给自然科学的一些最基本的观念如确定性、随机性、统计规律性等注入新的含义,进而使一些更普遍的哲学范畴如因果、机遇等有所变化,其次。
作者
陈立群
机构地区
鞍山钢铁学院
出处
《自然杂志》
1991年第8期619-624,共6页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e
关键词
混沌研究
斯梅尔马蹄
奇怪吸引子
同宿点
周期运动
统计规律性
周期轨道
相轨
李雅普诺夫指数
确定性系统
分类号
N49 [自然科学总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2
1
苗东升,刘华杰.
浑沌学的孕育和产生[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7(6):10-19.
被引量:7
2
李薇,徐联仓.
混沌现象及其在生理心理系统中的意义(一)[J]
.心理学报,1987,19(3):307-311.
被引量:3
3
陈立群.
平移变换影响Melnikov函数一例[J]
.自然杂志,1992,15(2):154-154.
被引量:1
4
何曼青.
从线性到非线性的哲学思考[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3,10(2):14-21.
被引量:5
5
陈立群.
关于含二次非线性项受迫振动系统的混沌现象[J]
.物理学报,1989,38(11):1874-1881.
被引量:3
6
孙显曜,吴国林.
非线性、混沌与宇宙的有限无限问题[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0(4):8-16.
被引量:5
7
赵松年,胡非.
大气系统非线性、复杂性的应用研究[J]
.世界科学,1995,17(2):10-12.
被引量:1
8
倪皖荪,魏荣爵.含二次非线性项受迫振动系统中的分岔与混沌现象[J]物理学报,1985(04).
9
苗东升.浑沌与世界可知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03).
10
葛松林.
混沌和混沌研究三议[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1(6):1-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7
1
魏泽萍.
混沌科学理论及应用前景[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1):74-78.
被引量:2
2
陈立群,王铁光.
含二次非线性项准周期激振系统的混沌[J]
.科技通报,1993,9(5):290-293.
被引量:2
3
陈立群.
非线性问题研究中的数值实验[J]
.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4,17(1):19-23.
被引量:1
4
陈立群.
准周期激励非对称Duffing振子存在混沌的必要条件[J]
.上海力学,1995,16(1):35-39.
被引量:3
5
车阿小.
混沌理论及其哲学思考[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0(3):59-63.
被引量:2
6
蔡永宁,张荣.
混沌的澄清[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8(5):28-34.
7
陈立群.
一类对称系统准周期受迫振动的混沌[J]
.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3,16(2):50-5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杨巍.
混沌理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91-92.
被引量:1
2
关凯.
受频微扰下激振系统中的混沌[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2):20-23.
3
高文洪,田立平.
受频微扰了激振系统中的混沌[J]
.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994,16(4):40-43.
4
陈立群.
准周期激励非对称Duffing振子存在混沌的必要条件[J]
.上海力学,1995,16(1):35-39.
被引量:3
5
李茜,张石峰.
数值实验在“计算物理”课程中的地位[J]
.高等理科教育,2005(5):74-76.
被引量:2
6
冯淑华,沙润.
从混沌理论哲学观对旅游学混沌态及学科体系探讨[J]
.旅游学刊,2006,21(9):54-58.
被引量:9
7
何四祥,邹祖军.
混沌运动在一类非线性结构振动中的数值模拟研究[J]
.结构工程师,2007,23(1):42-44.
被引量:7
8
秦卫阳,王红瑾,张劲夫.
一类时变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同步控制方法[J]
.物理学报,2007,56(8):4361-4365.
被引量:2
9
王聪玲,龙运佳.
关于混沌振动的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2(6):23-27.
被引量:5
10
韩静娴.
基于混沌理论视角的高校和谐劳动关系探微[J]
.商情,2011(32):7-7.
1
葛松林.
混沌和混沌研究三议[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1(6):1-4.
被引量:2
2
刘凤芝.
动力学规律性与统计规律性[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2(2):39-42.
3
张雁.
论混沌学对爱因斯坦与玻尔论战的消解[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3):10-11.
被引量:1
4
何成钧.
统计规律性和力学规律性[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56(0):38-38.
5
程极泰.
浑沌理论的发展和实际[J]
.自然杂志,1989,12(9):668-674.
被引量:2
6
刘华杰.
浑沌有几多随机性[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12(3):16-18.
7
刘孝贤.
混沌理论的起源与动力系统研究[J]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7,27(1):40-44.
被引量:3
8
孙建华.
大学数学教材改革的新尝试——评《混沌动力学》[J]
.自然杂志,1991,14(6):403-404.
9
李勤学,徐立鸿,吴启迪.
混饨及其与控制的关系概述[J]
.兵工自动化,1999,18(4):7-12.
10
王兆强.
混沌概念的概念混沌[J]
.现代化,1991,13(2):11-14.
自然杂志
199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