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五四”时期的翻译批评主体研究——兼论文化翻译批评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五四”时期的翻译批评相当活跃,它不仅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也规约着当时的译介方向.然而,先前的研究很少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更鲜有人论及翻译批评主体.本文在反观这一时期具体翻译批评实践的基础上,讨论了当时翻译批评主体所具有的共同身份认同特征,及其对“五四”翻译批评的影响,同时指出文化翻译批评与语言批评本质上是文本内批评和文本外批评的关系,两者互为补充.
作者 赵冬梅
出处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3年第2期375-385,共11页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则课题“‘解构’与‘建构’:‘五四’时期文学翻译批评研究”(2013BWY007)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财经大学校内基础科研项目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 2Reiss,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M].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2000.
  • 3出版史研究编辑部.《出版史研究》第一辑(1993)[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
  • 4郭沫若.翻译的动机与效果[A]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 5龙潜.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史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 6鲁迅.坟热风呐喊[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 7尼·别尔嘉耶夫;张百春.论人的使命[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 8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M]济南:齐鲁书社,2008.
  • 9任淑坤.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10邵成军.翻译批评管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59-62.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5

共引文献27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