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近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早在两千多年之前我们的老祖先就发现了,人体穴位可以治疗疾病,在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本片文章讲述了通过针灸来治疗,过敏性鼻炎这种疾病方法以及原理。
作者
汲清
机构地区
吉林省磐石市烟筒山镇官马卫生院
出处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4期146-146,共1页
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
关键词
穴位治疗
针灸
过敏性鼻炎
分类号
R246.8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张露芬,刘建桥,邓建铭,李敬道,程金莲,严洁.
针刺不同穴组对胫后神经SEPs痛成分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3,23(7):402-40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夏勇,张露芬.
刺激下肢胫后神经引起的体感诱发电位痛成分-P250-N350[J]
.针刺研究,1994,19(2):63-65.
被引量:4
2
张露芬 朱江 等.针刺、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早孕大鼠血浆TXB2、6-keto-PGFIα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0,15:88-90.
3
张露芬,程金莲,严洁.
电针对中枢不同水平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特点的观察[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6):43-45.
被引量:20
4
张露芬,袁红,朱江,李月玲,刘薇.
针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抗早孕作用比较的实验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3):72-73.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8
1
付明举,黎莉,吴华青,金庆文,王晖,吴正治.
针刺镇痛对分娩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3):137-138.
被引量:25
2
王灵,彭楚湘.
腧穴配伍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的研究概况[J]
.中医药导报,2005,11(7):92-94.
被引量:13
3
崔建美,杨晓溪,金子环,马树祥,董丽宏,李旗.
Effect of Acupoint Sanyinjiao(SP6) Moxibustion on the First Stage of Labor and Uterine Contractive Pain in Primiparae[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1,17(6):464-466.
被引量:9
4
崔建美,马树祥,金子环,董丽宏.
艾灸三阴交对初产妇产程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11,31(10):898-900.
被引量:4
5
崔建美,马树祥,金子环,董丽宏,李旗.
艾灸三阴交穴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7):1714-1715.
被引量:2
6
钟峰,曾芳,郑晖,任驰,金荣疆,李瑛.
腧穴配伍拮抗作用的研究现状[J]
.中国针灸,2011,31(12):1093-1096.
被引量:25
7
张承舜,代晓琴,范亚朋.
腧穴配伍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0(2):147-149.
被引量:1
8
Chang LIU,Ziman HE,Xian WANG,Lubao FENG,Meiling ZHANG,Yiqiang XIE,Kai LI,Mi LI.
Review of Action Mechanisms of Acupuncture o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Medicinal Plant,2022,13(1):84-94.
1
陈洪柱.
浅析电针神门穴治疗失眠多梦的原理[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12.
被引量:9
2
刘昭坤.
急性腰扭伤一针疗法[J]
.家庭医学(上半月),1995,0(11):43-43.
3
沈琛,沈伟东.
涌泉穴文献综述[J]
.大众科技,2012,14(3):228-230.
被引量:4
4
人体穴位示意图(八)足少阴肾经[J]
.长寿,2003(8):34-34.
5
王立君.
《内经》腧穴总数考[J]
.陕西中医函授,1996(5):11-12.
6
王国华.
有趣的穴位名称[J]
.中华养生保健,2010(12):56-56.
7
岐黄.
经络和穴位是如何发现的?[J]
.现代养生,2016,0(20):31-31.
8
张德英,李文丽.
关于穴位名称中“臑”的读音[J]
.中国针灸,2006,26(8):609-610.
被引量:2
9
李经蕴,李永安.
也谈针灸穴位名称的翻译[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2):1133-1134.
被引量:7
10
戚其华,倪姗姗,李成君,王学山.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分析[J]
.中医外治杂志,2014,23(4):59-60.
被引量:3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