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弹性教育实践的内涵、策略与边界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弹性教育实践是适应性的、活的、"节外生枝"式的教育实践,其实践目标、内容、形式、时空、管理、评价机制等都可以是弹性的。教师可根据教育情境需要,运用"和田十二法"的弹性实践操作策略,创造性地实践。但弹性实践不能成为教育的"试错过程",它有着制度与文化、规律与标准、能力与经验等行使的范围和边界。
作者
杨小秋
机构地区
肇庆学院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2013年第10期5-9,共5页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关键词
弹性教育实践
和田十二法
操作策略
边界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Linda Darling-Hammond;鞠玉翠.有力的教师教育—来自杰出项目的经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3.
2
稻垣忠彦;佐藤学.授业研究入门[M]东京:岩波书店,199610-112.
3
钟启泉.
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J]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0):8-14.
被引量:51
4
严育洪.有一种需要叫做“不需要”[N]中国教育报,2010.
5
克拉克·克尔;王承绪.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0.
6
以赛亚·柏林;潘荣荣.现实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11.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佐藤学 钟启泉.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48.
2
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0.
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钟启泉,崔允济,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5.
4
N.L.Gage.提高教学实践力的方法——教学法的科学基础.山本芳孝译.东京:田研出版股份公司,1995,23.
5
D.Schon.专家的智慧(反思性实践——专家是如何思考的).佐藤学,秋田喜代美译.东京:ゅみゐ出版,1983,146:78-121.
6
鹿毛雅治.学与教.东京:金子书房,1997,57,65.
7
钟启泉,姜美玲.实践性知识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澳门大学“两岸四地教育改革的实践与反思学术研讨会”论文.澳门:2005年,5月28-29日.
8
稻垣忠彦,佐藤学.授业研究入门.东京:岩波书店,1996,10-112,118.
9
雅斯贝尔斯(K.Jaspers).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10
梶田正己.授业智慧.东京:有斐阁,2004,238.
共引文献
50
1
杨小秋.
弹性实践:内涵、策略与边界[J]
.课程教学研究,2013(11):5-8.
2
李锋.
网络教育:从“信息传递”走向“知识建构”[J]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7):24-27.
被引量:1
3
杨小秋.
教师专业实践属性的确证[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2):95-98.
被引量:3
4
郝晶晶.
基于教学生活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1):64-66.
被引量:1
5
杨小秋.
优效教育实践的十个关键点[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0(1):19-21.
被引量:1
6
李靖宇,穆伟斌,沈焕泉.
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00-100.
被引量:5
7
李丽,陈永杰,陈维.
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32-34.
被引量:5
8
程琳.
整体与碎片:全息视角下教学场与教师教学实践的关系[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3):5-7.
被引量:2
9
龙宝新.
论教育理论的退化与应对[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2):1-9.
被引量:6
10
江萍.
英语反思实践对教学质量的驱动作用[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66-68.
同被引文献
7
1
郑旭.
“和田十二法”在液压式万能试验机中的设计应用[J]
.中州大学学报,2010,27(3):124-126.
被引量:2
2
高桥诚.创造技法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
3
许国辉.创造技法的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1(39).
4
周万春,刘冬敏.
“和田十二法”在平面连杆机构设计中的应用[J]
.中州大学学报,2009,26(2):119-122.
被引量:2
5
周海兵,张欣星.
例谈“和田十二法”对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06,25(S1):52-55.
被引量:3
6
吴波,柳和生.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
.教育探索,2012(1):12-15.
被引量:39
7
张娅琴.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综述[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20-2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李继香,陈前程.
和田创新十二法在创意新产品上的应用[J]
.安徽科技,2016(2):30-33.
被引量:4
2
丁晓玲.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实践性特征的时代变化[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160-16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刁国斌.
“瓶瓶罐罐大变身”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7,3(5):377-380.
2
焦春岚.
和田十二法及其应用研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1):134-135.
3
黄李娥.
儿童主题式创意素描内容新探——以《蔬果的创想》为例[J]
.文化产业,2020(13):50-53.
4
徐环斐.
基于不同创新方法的化工工艺创新研究[J]
.山东化工,2022,51(17):86-87.
被引量:2
1
杨小秋.
弹性实践:内涵、策略与边界[J]
.课程教学研究,2013(11):5-8.
2
韩冬梅.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促进思维培养[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1(12):128-129.
被引量:2
3
陈茜.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刍议[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6):86-86.
被引量:1
4
黄林.
直面高中新课程实践中的问题与矛盾——当前学校管理的选择[J]
.福建教育(中学版)(B版),2009(2):20-21.
5
凌解良.
学校管理中制度与文化的对话[J]
.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6(10):12-13.
被引量:2
6
刘华.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有效性[J]
.学苑教育,2009(7):20-20.
7
李阿利.
对高中化学“三维目标”的再思考[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12):57-57.
8
李长伟.
何谓教育智慧——从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角度分析[J]
.素质教育大参考,2013(10):4-6.
9
阳敏.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0(7):121-121.
被引量:1
10
毕经文.
学校应构建“规范加特色”的管理模式[J]
.教育情报参考,2004(1):31-31.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