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李渔小说《无声戏》戏剧化特征及其审美意蕴探析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李渔小说《无声戏》通过对戏剧塑造人物手法的借鉴,对戏剧叙事艺术的学习,对宾白模式的吸收,对戏剧空间艺术的汲取,具有鲜明的戏剧化特征。《无声戏》戏剧化审美意蕴特色在:以俗为主,雅俗共赏;深刻处在:通过对女性命运、思想、精神和存在方式的关注和思考,进一步追问人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戏剧化使李渔小说《无声戏》在明末清初的话本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作者
冯英华
机构地区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Sichuan Drama
关键词
无声戏
戏剧化
审美意蕴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5
1
阚耀平.
新疆草原文化区域系统研究[J]
.人文地理,1999,14(1):68-72.
被引量:22
2
吴团英.
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J]
.实践(思想理论版),2007(5):43-44.
被引量:8
3
李泽厚.美学三书[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
4
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M].蓝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
王一川.从自嘲到自虐.批评家,1986,(3):39-39.
6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
7
[美]韦勒克 沃伦 刘象愚 译.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8
余冠英,等.唐宋八大家全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9
杨伯峻,杨逢彬.孟子[M].长沙:岳麓书院,2011:12-267.
10
沈海波,译注.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9.
引证文献
11
1
冯英华.
《红楼梦》的赋化特征及其审美意蕴[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2):95-97.
被引量:3
2
冯英华.
韩愈、柳宗元赠序文的审美意蕴探析[J]
.柳州师专学报,2014,29(1):7-10.
被引量:1
3
冯英华.
《庄子》审美意蕴探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6):89-92.
被引量:1
4
冯英华.
李渔小说《十二楼》戏剧化特征及其文化意蕴探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34(2):84-88.
5
冯英华,孙纪文.
张贤亮小说评论浩繁的成因、价值及新思考[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34(4):101-105.
6
冯英华.
《红楼梦》中死亡观的文化意蕴探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35(1):100-104.
被引量:1
7
王继青,冯英华,张颖.
新疆草原文化审美意蕴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4):181-185.
8
冯英华.
《红楼梦》悲剧性精神新探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4):111-114.
被引量:3
9
冯英华.
西北作家杨继国散文的审美意蕴新阐释[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35(3):108-111.
被引量:1
10
冯英华.
汉赋文化意蕴特征与价值探析[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29(1):58-63.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冯英华.
被遮蔽的美丽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外貌描写的特征及其审美意蕴探[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34(1):70-74.
被引量:2
2
冯英华,孙纪文.
张贤亮小说评论历程的新阐释[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3(3):130-132.
被引量:1
3
冯英华.
《红楼梦》中死亡观的文化意蕴探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35(1):100-104.
被引量:1
4
冯英华.
《红楼梦》悲剧性精神新探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4):111-114.
被引量:3
5
冯英华.
《茶马古道记》诗意美的特征与现代性价值[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6(6):115-118.
6
倪璠.
试论《红楼梦》中宝黛二人死亡观的成因[J]
.报刊荟萃(下),2018,0(8):268-268.
7
冯英华.
《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及问题思考[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9,38(3):54-57.
被引量:1
8
冯英华.
《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价值的再思考--以古代小说为例[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1,40(2):60-65.
9
林孝青.
韩愈赠序文研究综述[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2,22(2):68-71.
1
代顺丽.
论《无声戏》对话本小说的继承与革新[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2):65-70.
2
陈宁.
从《无声戏》看李渔的戏曲观对小说创作的影响[J]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1):94-95.
3
李志婧.
论白先勇小说的戏剧化特征及小说向戏剧的转化[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7(11):106-108.
4
石麟.
《警世通言》中的一出“无声戏”——《玉堂春落难逢夫》的戏曲因素[J]
.明清小说研究,1996(4):129-134.
5
代顺丽.
对“无声戏”的异议[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2):26-28.
6
欧阳代发.
清初拟话本的新特色[J]
.明清小说研究,1996(4):135-144.
被引量:5
7
靳宜萍.
浅谈诗歌意象的真幻统一性[J]
.台州师专学报,1998,20(1):39-41.
8
王汝梅.
李渔的“无声戏”创作及其小说理论[J]
.文学评论,1982(2):129-134.
被引量:2
9
郭雅婷.
萧红小说的戏剧化特征[J]
.中国市场,2013(29):205-206.
被引量:1
10
傅承洲.
李渔的无声戏理论与话本的戏剧化特征[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6(1):107-111.
四川戏剧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