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未来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扩大后的欧盟经贸关系前瞻
被引量:
6
WOULD-BE NO.1 TRADING PARTNER Trade forecas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enlarged EU during 2004 - 20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3年10月13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是中欧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2004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法和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欧盟及德、比、意、英、爱五国时,正式确认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欧关系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
作者
李钢
崔艳新
机构地区
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欧洲部
出处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共6页
Intertrade
关键词
中国
欧盟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贸易伙伴
经贸关系
双边贸易
贸易摩擦
分类号
F752.7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55
1
王允贵.
贸易条件持续恶化——中国粗放型进出口贸易模式亟待改变[J]
.国际贸易,2004(6):14-16.
被引量:22
2
李钢,姚铃.
要素互补——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发展潜力分析[J]
.国际贸易,2004(9):4-10.
被引量:10
3
徐梁.
中国机电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及提升措施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2004(11):23-26.
被引量:7
4
钟昌标.
优势重构——多重压力下我国出口贸易拓展的新思维[J]
.国际贸易问题,2004(12):5-9.
被引量:1
5
李钢,崔艳新.
中欧十大待解难题——“欧洲年”中欧经济外交大盘点[J]
.国际贸易,2005(1):10-15.
被引量:6
6
王鹤.
2004年欧洲经济[J]
.世界经济,2005,28(3):19-23.
被引量:1
7
刘金全,刘志刚.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实际产出波动性的动态模式与成因分析[J]
.经济研究,2005,40(3):26-35.
被引量:82
8
王国安,范昌子.
中欧贸易互补性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06(3):61-66.
被引量:60
9
林毅夫.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建议[J]
.世界经济,2007,30(3):3-12.
被引量:133
10
Cf. Jacob Viner. The Customs Union Issue [ M ]. London: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1950.
引证文献
6
1
尹希果,付翔,陈刚.
中国对欧盟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J]
.对外经贸实务,2006(2):74-78.
被引量:3
2
张彬,杨勇.
中欧贸易流量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9(1):47-53.
被引量:5
3
杨勇,张彬.
生产效应、贸易效应与中欧贸易流量分析——基于Michaely指数的面板数据协整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6(7):99-108.
被引量:15
4
龙海雯,施本植.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及贸易潜力研究——以“一带一路”为背景[J]
.广西社会科学,2016(2):78-84.
被引量:28
5
侯钦瀚.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分析捷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6.
被引量:1
6
刘溪辰.
以导游资格证考试为核心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7-89.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邵桂兰,胡新.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流量与潜力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4-39.
被引量:21
2
周生茂.
发展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16):139-139.
被引量:5
3
乔晶,刘星.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5):33-37.
被引量:3
4
秦海林,门明.
国内投资与劳动就业影响FDI流入的面板数据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1,27(19):90-91.
被引量:2
5
秦海林.
FDI影响贸易顺差:基于两缺口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J]
.浙江社会科学,2012(1):14-22.
被引量:2
6
邓慧慧.
基于引力模型的FDI与中国对外贸易关系实证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2012,34(5):90-96.
被引量:8
7
郑征.
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影响研究[J]
.金融纵横,2012(8):8-12.
被引量:4
8
蒋国洲,余升国,张雪佳.
欧债危机视角下中欧贸易流量不平衡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计量分析[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3):91-97.
被引量:4
9
邓慧慧.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与东亚和欧盟投资、贸易互动效应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2013,29(8):25-35.
被引量:5
10
邓慧慧,孙铮.
欧中贸易逆差中的FDI因素是否存在逆差转移和贸易替代[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6):13-20.
1
梁华山.
香港与美、日、欧盟经贸关系分析[J]
.产经评论,1997(7):16-19.
2
鲍志效,鲍晓华.
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分析及对策初探[J]
.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16(2):44-45.
3
唐江龙,韦绍华.
中国和欧盟经贸关系研究[J]
.江苏商论,2005(5):51-52.
4
张军.
进一步推动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发展研究[J]
.经济纵横,2015(1):56-59.
被引量:5
5
饶光明.
《中欧贸易协定》与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J]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1,21(2):7-11.
被引量:1
6
王冬英.
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问题及其展望[J]
.现代企业,2003(9):34-35.
7
祖强,淡远鹏.
中国“入世”后与欧盟经贸关系前瞻[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1):46-49.
被引量:1
8
施少卿.
浅谈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J]
.现代商业,2011(30):190-191.
被引量:2
9
林春玲.
欧盟对华反倾销趋势与我国的对策[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4):30-32.
被引量:1
10
裴玉芳.
俄罗斯与欧盟经贸关系(1992—1997年)浅析[J]
.国际论坛,2000,2(6):55-59.
国际贸易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