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水军”侮辱、诽谤行为的刑法规制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水军"已是一种不可回避的社会现象,影响我们的生活."网络水军"作为当前网络公关的一族群体,在互联网上非常活跃,但也对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有时甚至形成危害.尽管相关立法解释已对利用网络实施的侮辱、诽谤行为作出规制,但对于出自"网络水军"侮辱、诽谤行为,如何实行刑法规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
张巍
机构地区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1-72,共2页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关键词
网络水军
行为特征
侮辱罪
诽谤罪
侵犯人身权利罪
刑法规制
分类号
D924.3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8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1
1
于冲.
网络诽谤刑法处置模式的体系化思考——以网络水军为切入点[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3):45-51.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罗斌,宋素红.
中美新闻诽谤诉讼理念比较——我国新闻诽谤诉讼中新闻媒体败诉率居高不下原因初探[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1):62-68.
被引量:13
2
百度百科名片:网络水军.
3
徐盛楠:“专业代骂公司在各地现身”,载《南京周末》2005年9月8日.
4
张超:“日本加大网络监管力度遏制犯罪”,载《法制日报》2009年3月15日.
5
马丹:“诽谤崔真实4涉嫌网民落网”,载《华西都市报》2008年10月8日.
6
“韩国:网上诽谤男子获刑”,载新华网,2011年10月23日访问.
7
“韩国法院:辱骂他人游戏角色将构成诽谤罪”,载http://news.dayoo.com/game/69283/200907/21/68550_10034435.htm,2011年10月29日.
8
“综述:韩国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载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4/24/content_8041421.htm,2011年10月29日.
9
付雁南:“〈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对当今中国仍有强烈的时代意义”,载《中国青年报》2011年8月17日.
10
Garrison v.Louisiana,379U.S.64,67,74,76,77(1964).
共引文献
30
1
袁祥境.
互联网言论的刑法规制[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0,0(2):92-93.
2
孙光宁.
网络水军的反民主危害及其规制[J]
.理论视野,2012(8):48-51.
被引量:6
3
曲新久.
惩治网络诽谤的三个刑法问题[J]
.人民检察,2013(9):6-11.
被引量:15
4
于冲.
网络诽谤行为的实证分析与刑法应对——以10年来100个网络诽谤案例为样本[J]
.法学,2013(7):142-154.
被引量:27
5
彭云杰.
微博语境下诽谤罪之思考——以个人用户的“发布”“转发”为切入点[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6(7):59-63.
6
单祖辉,姚晓峰.
网络与信息安全新趋势与新挑战的研究[J]
.科技信息,2013(22):239-239.
7
魏东,吴尚赟.
论滥用媒体自由行为的刑法规制——立足于新媒体时代的解读与反思[J]
.法治研究,2014(4):90-97.
被引量:2
8
邵超.
略论网络诽谤行为——从“网络诽谤司法解释”切入[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4,28(3):21-26.
9
王锐园,张涛.
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及其立法完善[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28(3):34-41.
被引量:2
10
李琪,陈莉.
网络言论犯罪的刑法规制[J]
.人民司法,2014(23):50-5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8
1
储陈城.
刑法应对网络暴力的流变及其基本立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4):35-52.
被引量:25
2
朱沅沅.
黑社会性质组织概念、特征及其犯罪防控[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17(5):158-161.
被引量:1
3
孙红云,张晓莉.
“网络黑公关”的危害及对策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5):73-77.
被引量:6
4
莫洪宪.
全球化视角下控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对策[J]
.法学论坛,2004,19(5):84-89.
被引量:1
5
周永坤.
诉权法理研究论纲[J]
.中国法学,2004(5):11-24.
被引量:101
6
汪建成,祁建建.
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J]
.中国法学,2002(6):122-130.
被引量:90
7
乌尔斯·金德霍伊泽尔,刘国良.
安全刑法:风险社会的刑法危险[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3):38-41.
被引量:177
8
余新民.
对黑恶势力犯罪坚持“打早打小”原则的探讨[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67-70.
被引量:11
9
龚培华,秦新承.
网络时代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惩治与防范[J]
.犯罪研究,2010(1):10-15.
被引量:4
10
莫洪宪,郭玉川.
有组织犯罪的界定[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18(2):84-9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莫洪宪.
网络有组织犯罪结构的嬗变与刑法转向——基于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的视角[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4):15-34.
被引量:32
2
丁勇,赵岐智.
“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治理路径研究[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2(6):88-93.
被引量:5
3
佘杰新,梅耀文.
网络黑公关涉嫌黑恶势力犯罪及其治理[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23,37(2):44-52.
4
吴萍,高祖念.
预防性刑法观下网络集体办公爆破行为的刑法规制[J]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36(4):71-81.
5
牟丽,李上.
网络暴力案件中被害人诉权保障研究[J]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2024,34(1):67-76.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张志伟.
网络黑产犯罪治理困境与对策[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3,35(3):111-118.
被引量:3
2
张靖琦.
网络水军的治理困境与路径建议[J]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2023,43(4):11-18.
被引量:2
3
黄京平,包涵.
应势与常态的刑法学探索——2020年刑法学研究综述[J]
.人民检察,2021(1):9-15.
4
董琪.
网络黑恶势力犯罪问题研究[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1(2):35-43.
被引量:1
5
张益刚,安然.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司法适用:现状检思与路径优化[J]
.齐鲁学刊,2021(3):107-117.
被引量:2
6
孙世超.
网络恶势力犯罪的司法厘定及裁判路径[J]
.法律适用,2021(7):68-78.
被引量:1
7
郭一霖,靳高风.
犯罪学视角下网络恶势力团伙犯罪行为模式刍议[J]
.湖北社会科学,2021(11):128-135.
被引量:4
8
许桂敏,张莹.
虚拟异常与共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实证释析[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30(6):25-33.
被引量:1
9
莫洪宪.
反有组织犯罪法的脉络、特色与适用重点[J]
.人民检察,2022(3):9-15.
被引量:9
10
余文意.
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22(7):15-21.
被引量:3
1
冰河洗剑.
你的“打开文件”方式提速了吗[J]
.网友世界,2006(13):56-57.
2
fly.
网罗天下[J]
.大众软件,2007(13):36-37.
3
杨赣川,胥献伟.
高校网络安全问题探讨[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9):148-149.
4
程武伟.
四招搞定UAC[J]
.计算机应用文摘,2008,24(14):67-67.
5
李建林.
Web2.0时代的网络公关应用[J]
.国际公关,2005,0(6):58-59.
被引量:5
6
张双昊.
基于互联网的EPR研究[J]
.中国电子商务,2013(17):32-32.
7
孟传香.
对“人肉搜索”刑法规制的思考[J]
.法制与经济,2009,18(22):38-39.
被引量:1
8
李晓.
越轻薄越美丽——超轻薄平板电视家居指南[J]
.数码精品世界,2008(10):144-147.
9
张璐.
论人肉搜索的刑法规制[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2):219-220.
10
许健.
人肉搜索刑法规制的理性思考[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115-118.
被引量:3
人民检察
201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