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辅导员运用积极心理学来引导服务特殊群体学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人性持积极评价取向,关注人类心理品质的培养及潜能的发挥,引导人追求快乐与幸福,使"积极"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价值取向。本文探讨辅导员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对特殊群体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引导特殊群体学生快乐幸福的学习与生活。
作者
许力
陈奕强
郭钟群
机构地区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期263-,265,共2页
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
关键词
辅导员
积极心理学
特殊群体
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Kennon M. Sheldon and Laura King[J].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216.
2
Fredrickson BL. Cultivating research on positive emotions[J].{H}PREVENTION AND TREATMENT,2000,(3).
3
王玲.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
.才智,2010,0(23):62-63.
被引量:4
4
陶文娟.
辅导员如何运用“谈心”艺术[J]
.科技信息,2009(36):61-61.
被引量:2
5
唐元,龚光军.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0(1):50-5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戴建宏.
论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情感因素[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4,20(S1):406-408.
被引量:3
2
赵雪莲.
沟通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J]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4):20-21.
被引量:5
3
周嵚,石国兴.
积极心理学介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129-132.
被引量:182
4
戴国立.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青年研究,2007(3):84-86.
被引量:29
5
马振远.
把握“和谐”理念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2007(6):68-69.
被引量:16
6
曾秀兰.
大学生积极心态状况调查与思考[J]
.中国青年研究,2008(3):102-104.
被引量:19
7
叶水球.
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J]
.工业工程,1995(S1):167-169.
被引量:1
8
张倩,郑涌.
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
.心理学探新,2003,23(3):6-10.
被引量:237
9
宗继军.
大学生“亚健康”人群现状及对策的调查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3):42-44.
被引量:53
共引文献
11
1
张小菊,周绮云.
北京市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0(26):191-192.
被引量:4
2
邓波.
现代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J]
.中国校外教育,2013(12):13-13.
3
许力,曹希西,郭钟群.
“双辅导员”机制引导困难学生教育工作初探[J]
.管理观察,2013(34):94-95.
被引量:1
4
王俊淇,张振军.
融心理学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24(1):28-33.
被引量:1
5
公楷鑫.
浅谈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谈心工作[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0(26):30-31.
6
谭翀.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效[J]
.黑龙江科学,2015,6(10):137-137.
被引量:1
7
苏丽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19):131-132.
被引量:2
8
姜铭奎.
以人为本,做好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J]
.才智,2011,0(29):251-251.
9
任柏阳.
论积极心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J]
.祖国,2018,0(16):174-175.
10
程明.
大学生特殊行为群体的特征及管理对策[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32(3):22-24.
1
刘源.
大学特殊群体学生的积极心理调试[J]
.青春岁月,2015,0(7):110-110.
2
张少鑫.
实施激励教育促使学生健康发展[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2):152-153.
3
明晶.
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特点及心理教育的建议[J]
.中国外资,2014(4):270-270.
4
明晶,秀荣,李向阳.
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状况个案访谈报告[J]
.才智,2013(5):297-297.
5
傅明,宋保忠.
高等学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及其融合的哲学思考[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3):67-71.
被引量:4
6
黄若君.
高校大学生人性化管理的构想[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9(2):119-124.
被引量:7
7
陈康丛.
组织引导服务 扎实推进课改[J]
.福建教育,2004(08A):6-8.
8
何禄贤.
做一个快乐幸福的班主任[J]
.祖国(建设版),2013(9):30-31.
9
汤毅.
小小志愿者[J]
.教育(综合视线)(上旬),2013(10):7-7.
10
熊建华.
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评价取向[J]
.辽宁教育研究,2003(9):61-63.
被引量:8
黑龙江史志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