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明朝隐士略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隐士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征。它的产生极其复杂,有来自主观方面个人性情的原因,也有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客观因素。邦无道,或者改朝换代本应成为隐士得以产生的沃土,但有明一代的二百多年间,正史记载的隐士很少。即便如此,明朝的隐士还是在历史上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
吕书换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3期31-32,共2页
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
关键词
隐士
明朝
社会责任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霍建波.
正史隐士传考论[J]
.甘肃社会科学,2008(1):96-9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北京:中国书店,1987..
2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
赵翼.廿二史札记[M].黄寿成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5.
7
庸·魏征等.隋书[M].中华书局,1973:1751.
8
皇甫谧.高士传·本书说明[M].刘晓东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9
党艺峰.
《伯夷列传》和隐逸叙事[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18(6):3-5.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3
1
王洪芳.
种放与宋代隐士文化[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327-328.
被引量:1
2
朱玲.
论司马迁的隐士观[J]
.衡水学院学报,2010,12(5):63-66.
被引量:1
3
巫梦晓,许中荣.
《三国演义》中隐士书写的文化解读[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9,40(10):5-10.
1
马树功,王淑玲,马同增.
伟大的战略转移——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J]
.史学月刊,1986(5):68-74.
2
杨慧清.
五四时期的“中俄类同”观[J]
.民主与科学,1999,0(2):20-22.
3
薛晓东,贾自昶.
马仲英入新原因之分析[J]
.前沿,2014(1):219-220.
4
刘薇,李晓彤.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原因浅析[J]
.科技视界,2014(16):128-128.
5
张志娟.
明清“弃儒就贾”现象形成刍议[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5(6):361-362.
6
李丽.
20世纪80年代以来“李广难封”问题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89-92.
被引量:5
7
张笃勤.
游侠与隐士——中国专制社会的两个异类群体[J]
.武汉文博,2013,0(1):18-20.
8
郑中鼎.
处在历史交叉火力点上的康有为——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J]
.职大学报,1998(3):4-7.
9
赵环.
嵇康、阮籍人生之比较[J]
.许昌学院学报,2007,26(1):37-39.
10
徐希军.
胡适留美择业的社会文化史解析[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4):15-19.
黑龙江史志
2014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