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30年来,泰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内财富大量增加,贫困状况也日益改善.然而,泰国仍被不公平的问题困扰着.长久以来,泰国的发展集中在首都曼谷及其周围地区,违背了长期发展会趋同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尽管之前有大量关于泰国贫困和不均衡现象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关注的地域层面很有限且未进行实证研究,因而具有局限性.本文则致力于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着重考察过去20年中,泰国各省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方面的差异,使用了威廉姆森的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来衡量这些差异.本文还利用巴罗和萨拉伊马丁模型研究了各省收入趋同的证据和收入增长的决定因素,最后分析了各省贫困状况的差异,以及各省的经济增长在何种程度上减少了贫困.研究结果发现:各省人均产值的差异逐渐扩大;没有发现各省收入趋同的证据,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更是如此.本文通过分析发展的决定因素发现:造成人均产值差异日益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区只集中在少数几个省份;而人均产值差异的日益扩大也导致了各省贫困状况差异的增大.另外,主要由贫困导致的经济衰退也表明:尽管人均产值的增长降低了贫困率,但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则加大了贫困率.在后危机时代,贫困的不均弹性要比贫困的增长弹性大得多.因此,一些人均产值较高但收入差距也大的省份,并不一定有着较低的贫困率.上述分析表明,泰国要想减少地区间的差距,必须严格执行推动区域发展并且减少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政策.
出处
《海派经济学》
CSSCI
2014年第1期72-96,共25页
Journal of Economics of Shanghai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