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制约环渤海区域大范围旅游合作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对策,包括强化政府作用、建立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构、加快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建设。
作者
李忠伟
机构地区
河北联合大学
出处
《中国集体经济》
2014年第14期93-94,共2页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
区域旅游合作
利益协调机制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易志斌.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的路径选择[J]
.城市问题,2010(12):45-49.
被引量:13
2
周凤杰,张爱平.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问题与对策探究[J]
.当代经济,2011,28(22):100-101.
被引量:3
3
黄泓杰,李侃蔚.
环渤海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优势、瓶颈及对策[J]
.企业经济,2010,29(10):157-159.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陈才.
环渤海旅游圈的形成与发展[J]
.人文地理,1999,14(2):20-23.
被引量:48
2
徐佩华.
关于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
.企业经济,2004,23(7):87-88.
被引量:13
3
王雯雯,郭寻,吴忠军.
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研究[J]
.东南亚纵横,2006(1):50-54.
被引量:22
4
王辉,张丽君.
环渤海旅游区域一体化条件分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8(1):55-60.
被引量:8
5
东北振兴添新引擎-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N].经济参考报.2009-7-2.
6
张广海,刘佳.
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集群构建与区域整合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07,23(2):80-83.
被引量:27
7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C].辽宁省政府文件,2006.
8
Alberto Sessa. The science of system for tourism development[J]. Annals of toursim research, 1988 ( 15 ) : 219 - 235.
9
北京旅游信息网[EB/OL].http://www.bjta.gov.cn/lyzl/dybg/05slyjdybg/164538_3.htm,2010-03-26.
10
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C].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29.
共引文献
23
1
周凤杰,张爱平.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问题与对策探究[J]
.当代经济,2011,28(22):100-101.
被引量:3
2
封甜惠.
环渤海旅游的联合发展研究[J]
.沧桑,2011(6):118-120.
3
易志斌.
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存在的问题及评析[J]
.城市问题,2012(6):68-71.
被引量:4
4
蒋丽芹,张丹.
苏浙皖沪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化与一体化发展研究[J]
.生态经济,2012,28(9):136-140.
被引量:2
5
甄丽君,陈秀楼.
皖江城市带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9):94-95.
被引量:9
6
甄丽君,陈秀楼.
皖江城市带区域旅游一体化的SWOT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7):67-69.
被引量:1
7
石丹,衣保中.
基于动力系统的长吉图旅游一体化研究[J]
.商业研究,2012(12):154-158.
被引量:4
8
蒋丽芹,张丹,张丹丹.
高速铁路建设与长三角地区旅游一体化发展[J]
.商业研究,2012(12):159-163.
被引量:3
9
谢政伟,胡飞.
皖北文化旅游区域合作机制探析[J]
.绥化学院学报,2013,33(5):61-64.
被引量:2
10
潘立新,吴必虎,晋秀龙.
基于“核心—边缘”视角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南京都市圈南京滁州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2014(3):178-185.
被引量:15
1
君子.
发展中国家已进入投资时代[J]
.中国经贸,2008(6):65-65.
2
赵俊杰.
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与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4):65-66.
被引量:3
3
苏子敏,张义,张志英,孙立森.
资产管理网络化的初步实现[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0):168-170.
被引量:4
4
商金波.
加快网络化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大发展[J]
.计划与市场,2000(11):38-39.
被引量:1
5
李宪华,龚旭.
知识经济与大学图书馆[J]
.农业与技术,2000,20(5):56-59.
6
纪晓兴,程林.
计划系统盟市项目库网络化建设方案探讨[J]
.北方经济(内蒙),2003(3):31-31.
7
李艳.
县级帮扶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中国工运,2011(1):41-42.
8
王忠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
.科技广场,2011(8):6-10.
被引量:4
9
徐长乐,陆骏,董波.
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方式[J]
.上海投资,2005(7):52-57.
被引量:4
10
梁慧超,沈红丽,齐晓丽.
“环首都经济圈”技术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4):122-128.
被引量:1
中国集体经济
2014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