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首钢国际工程公司设计国内首个HIsmelt熔融还原炼铁项目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继承担山东墨龙HIsmelt熔融还原炼铁SRV炉本体设计任务后,首钢国际工程公司又于近日正式签订SRV炉本体编程调试和技术服务合同。作为HIsmelt熔融还原工艺国内唯一授权工程师,首钢国际工程公司掌握该工艺核心技术,具备独立开展工程设计的能力。HIsmelt技术是一种直接熔融还原炼铁工艺,将铁矿粉和非焦煤直接喷吹到液态铁水熔池。
出处
《中国冶金》
CAS
2015年第6期61-61,共1页
China Metallurgy
关键词
熔融还原炼铁
HISMELT
国际工程公司
炉本体
铁矿粉
技术服务合同
编程调试
喷吹
又于
高炉炼铁技术
分类号
TF557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24
1
每月情况通报[J]
.中国钢铁业,2019(2):1-1.
被引量:1
2
张薇,王玉洁,刘帅,张琦.
基于CSC方法的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潜力分析[J]
.中国冶金,2019,29(1):70-76.
被引量:18
3
孙少勤,郭琴琴,唐保庆.
基于行业异质性的中国工业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J]
.生态经济,2014,30(11):36-41.
被引量:4
4
汪鹏,姜泽毅,张欣欣,耿心怡,郝诗宇.
中国钢铁工业流程结构、能耗和排放长期情景预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4,36(12):1683-1693.
被引量:20
5
郭沛,杨军.
中国工业行业FDI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
.经济问题,2015(8):76-80.
被引量:12
6
项钟庸,王筱留,刘云彩,邹忠平,欧阳标.
用评价高炉生产效率的新方法落实低碳炼铁方针[J]
.中国冶金,2016,26(7):1-6.
被引量:9
7
周东东,姜曦,周翔.
2016年上半年中国大高炉生产指标浅析[J]
.中国冶金,2016,26(12):1-5.
被引量:9
8
严珺洁.
超低二氧化碳排放炼钢项目的进展与未来[J]
.中国冶金,2017,27(2):6-11.
被引量:27
9
王海洋,张建良,王广伟,姜曦.
铁前系统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浅析[J]
.中国冶金,2018,28(1):1-6.
被引量:29
10
姜曦,周东东,张明,杨斌.
我国3000m^3-4000m^3高炉生产指标浅析[J]
.中国钢铁业,2018,0(3):31-3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朱仁良.
未来炼铁技术发展方向探讨以及宝钢探索实践[J]
.钢铁,2020,55(8):2-10.
被引量:29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唐文明.
炼铁冶金环保与节能技术研究[J]
.冶金管理,2023(13):27-28.
2
辛渊.
数学模型在高炉炼铁领域应用现状的研究[J]
.冶金管理,2022(9):31-33.
3
任荣霞.
节能减排低碳炼铁实现中国高炉生产的科学发展[J]
.冶金管理,2021(9):153-154.
被引量:1
4
周宇露,姜鑫,王小艾,郑海燕,罗果萍,沈峰满.
焦炉煤气与O2裂解时竖炉产量的热力学计算[J]
.钢铁,2020,55(12):10-17.
被引量:2
5
黄柱成,姜雄,易凌云,蔡威,沈雪华,胡程飞.
生物质对钒钛磁铁矿还原行为影响及过程强化[J]
.钢铁,2021,56(1):12-20.
被引量:7
6
林安川,朱羽,赵红全.
钢铁工艺流程概述及发展方向初探(上篇)[J]
.昆钢科技,2021(1):13-20.
7
林安川,朱羽,赵红全.
钢铁工艺流程概述及发展方向初探(下篇)[J]
.昆钢科技,2021(2):39-47.
8
周美洁,艾立群,洪陆阔,李亚强,孙彩娇,侯耀斌.
CO_(2)和H_(2)O气氛下Fe-C合金薄带脱碳对比[J]
.钢铁,2021,56(5):49-55.
被引量:4
9
肖鹏.
高炉炼铁技术创新实践及未来展望[J]
.钢铁,2021,56(6):10-14.
被引量:24
10
林安川,阴树标,朱羽,赵红全.
钢铁工艺流程概述及发展方向初探(上篇)[J]
.云南冶金,2021,50(4):120-127.
被引量:8
1
科技信息[J]
.重钢技术,2010(1):56-62.
2
张存保.
首钢国际工程公司承担设计改造的通钢6#高炉顺利出铁[J]
.中国工程咨询,2013(8):35-35.
3
国内首条铬粉矿造块球团生产线投产半年效益显著[J]
.中国冶金,2015,25(8):5-5.
4
乔显斌.
高炉喷煤自动控制系统的改进[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8):195-196.
被引量:3
5
中铝国际工程公司长沙有色院新炼铅技术首次成功应用[J]
.中国贵金属,2010(5):17-18.
6
吴铿,杨天钧,高斌,储少军.
铁水熔池传热过程的实验研究[J]
.钢铁,1996,31(1):21-25.
7
张岩岗.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 在首钢京唐钢铁厂的创新应用[J]
.中国钢铁业,2012(4):22-24.
被引量:1
8
陆明春,刘海宁.
熔融还原新工艺简介[J]
.天津冶金,2008(4):68-70.
9
胡欣怡.
首钢国际工程公司为冶金企业环保搬迁再添新业绩[J]
.中国钢铁业,2016,0(3):35-35.
10
昆钢氧化球团总包项目完成工程移交工作[J]
.工程与技术,2008(1):36-36.
中国冶金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