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刑事案件定罪说理机制之新构建——从“构成式”到“要件式”说理模式的转变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前定罪模式是"构成式",裁判文书的说理也呈现程式化特点,这种说理机制因无法加入基于正义解说的价值评判因素,难以实现说理的功能。构建"要件式"说理模式可以"逼迫"裁判者以正义思考的方式呈现正义,以价值判断的方式彰显价值,以法治思维的方式弘扬法治。
作者 王守亮
出处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13,共5页 Shandong Judges Training Institute Journal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8

  • 1周长军.犯罪论体系的程序向度:研究误区与理论反思[J].清华法学,2008,2(3):119-132. 被引量:24
  • 2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M].刘明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59.
  • 3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M].韦政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
  • 4陈兴良.刑法知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 5郗朝俊.刑法原理[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198.
  • 6哈萨洛夫.关于犯罪构成概念的问题[G]//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苏维埃刑法论文选译(第1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5:54.
  • 7采列捷里,马卡什维里.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的基础[G]//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苏维埃刑法论文选译(第1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5:63-64.
  • 8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M].修订译本.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69.
  • 9贝林.构成要件理论[M].王安异,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27.
  • 10H·A·别利亚耶夫,M·M·科瓦廖夫.苏维埃刑法总论[M].马改秀,张广贤,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7:82.

共引文献46

相关主题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