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簡牘刻齒、剖符的研究始於廿世紀末,嚴格地說是始於懸泉漢簡的發掘與整理。因爲在懸泉漢簡之前,雖然已經有三萬多枚居延漢簡的出土,但是能夠直接接觸簡牘實物的人士數量仍然是極其有限的,多數人只能僅僅通過圖版來研究簡牘及簡牘上的文字,影像或圖版限制了人們的思維和理解方式;另一個因素似乎也有一定的關係,居延漢簡中剖符、刻齒的現象並不是十分明顯,或者說非常得少,此種現象一直被人們所忽視。懸泉漢簡的發掘與整理研究,使人們有機會直接面對非常多的刻齒。
出处
《简帛》
2012年第1期235-256,435,共23页
Bamboo and Silk Manuscri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