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康有为手札书风考论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专论康有为手札,从康有为早年著作《广艺舟双楫》,到他中晚年书信、题跋中的零散书论演绎其书法观念的变化过程,界定"碑行"和"碑帖结合"问题,认为康有为成熟的手札书风属于碑帖结合的范畴,他每个时期的理论和创作是相互印证的,有一个发展过程。论述帖派在康有为手札客观上的作用,以及碑派在其手札主观上的融入,他的手札总体体现了一种寓碑于帖的独特的康氏风格。
作者
金丹
机构地区
南京艺术学院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21,209-211,共21页
Chinese Calligraphy
关键词
康有为
手札
观念
碑行
碑帖结合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1
張維华.
顾炎武在山东的学术活动及其与李煥章辯論山东古地理問題的一樁学朮公案[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S4):33-56.
被引量:1
2
梁怀学,曲立超.
康有为“碑帖并用”思想与行书实践管见[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2):117-120.
被引量:1
3
尹协理.
新发现的傅山手札[J]
.中国书法,2017(1):136-143.
被引量:1
4
马俊华.
碑帖相融——康有为晚年的书学变法[J]
.中国书法,2019(2):57-59.
被引量:2
5
于洁.
从论书诗看康有为的碑帖观[J]
.中国书法,2019(22):107-109.
被引量:1
6
杨艳秋.
"碑帖之争"下中国近代书法美学的演进——以包世臣、刘熙载、康有为为例[J]
.美术大观,2020(11):53-55.
被引量:1
7
詹勤彬.
论康有为碑帖艺术观的维新思想[J]
.学理论,2016(10):151-153.
被引量:1
8
金丹.
论康有为的碑帖融合观[J]
.荣宝斋,2019,0(3):64-117.
被引量:3
9
柳国良,张烁烁.
杨守敬碑帖相兼书学思想考述——兼及杨氏与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的学术分歧[J]
.三峡文化研究,2016(1):254-26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冉升.
康有为“碑帖并用”思想研究——会宁县博物馆藏康有为行书书法之初探[J]
.东方收藏,2022(4):60-62.
2
杨旭.
清初金石交游群落视域下的书家手札研究--以曲阜《颜氏家藏尺牍》为中心[J]
.书法,2022(5):176-183.
1
刘洋.
何绍基书法中的文人气[J]
.明日风尚,2016,0(21):302-302.
2
吴国宝.
吴国宝@每期一书[J]
.艺术市场,2014(11):98-98.
3
刘志宏.
浅论碑帖结合现象[J]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3):150-152.
被引量:7
4
王德宝.
浅析书法创作中的“碑”、“帖”结合[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34(5):78-82.
5
郑小成.
扬长避短 碑帖结合[J]
.中国书法,2015(16):122-123.
6
狄德全.
论沈曾植的书学思想[J]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4):74-76.
7
于恩东书法集评[J]
.中国书法,2014(1):42-43.
8
张雷.
沈曾植碑帖并治形成新书风的思考[J]
.艺术品鉴,2015,0(11):192-192.
9
沃兴华.
沃兴华书法[J]
.中国书法,1996(4).
10
马青云.
沈尹默书法的民国新异之色[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3):30-34.
中国书法
2016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