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音乐学之于声乐学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声乐艺术是由多种学科共同组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声乐艺术的本质是全方位地与其他学科相交叉。民族音乐学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体系为声乐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更进一步地把声乐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放在总的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大背景、大框架中去关照和探讨。
作者
刘淘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第3期103-105,共3页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声乐学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刘建华.
比较声乐学研究范围探索[J]
.中国音乐,2003(1):89-90.
被引量:3
2
邓志武.
如何理解声乐作品的音乐内容[J]
.肇庆学院学报,2002,23(6):68-71.
被引量:1
3
张金桐.
比较音乐学[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14(2):72-7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徐行效.
当代声乐艺术科学体系论[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4):57-61.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3
1
陈明.
论“基本乐科”的学科观念[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4):64-68.
被引量:3
2
聂卫华.
中西声乐文化的比较与弘扬民族声乐的思考[J]
.湖南社会科学,2018,0(6):196-202.
被引量:1
3
王丛.
谈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高等院校声乐教学现状[J]
.北方音乐,2014,34(7):141-141.
同被引文献
23
1
覃乃军.
高校声乐课程教材建设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1):112-113.
被引量:4
2
方建军.
民族音乐学与音乐考古学的相互关系及作用[J]
.中国音乐学,2006(3):62-70.
被引量:11
3
B.内特尔.民族音乐学与世界音乐的教学,载管建华编译.民族音乐学的视界-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4
孔庄韶.人类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5
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7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
山口修.民族音乐和民族音乐学[A]日本:音乐之友社,1977.
9
孔庄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10
B.内特尔.音乐人类学与世界音乐的教学[A]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引证文献
5
1
李芳屹.
音乐人类学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J]
.黄河之声,2013(1):34-36.
2
张芳.
论中小学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借鉴[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9):211-212.
被引量:1
3
费莉.
文化相对主义给高师声乐教学的启示[J]
.艺海,2013(10):138-139.
被引量:1
4
赵秀荣.
新形势下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黄河之声,2017(19):16-17.
被引量:4
5
陈继银.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
.经营管理者,2014(19):345-34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王沛.
俄罗斯声乐教学模式及对我国高校的借鉴作用[J]
.长春大学学报,2018,28(8):98-100.
被引量:3
2
亓文鹏.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研究[J]
.艺术评鉴,2019,0(18):106-108.
被引量:2
3
迟英娟.
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高师声乐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9):162-163.
被引量:3
4
朱媛媛.
高师院校声乐专业教学模式分析[J]
.艺术品鉴,2018(3Z):153-154.
5
姚佳欣.
近十五年有关文化相对主义的研究[J]
.音乐生活,2019,0(8):34-39.
6
汪迈.
浅谈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0(9):228-228.
1
龚为民.
中西方艺术职业教育的分析与比较[J]
.艺术品鉴,2015,0(11):307-307.
2
石静莺.
论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J]
.安顺学院学报,2008,10(4):79-80.
被引量:2
3
康艺佳.
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字正腔圆”探析[J]
.当代音乐,2015(21):67-68.
4
蒲亨强.
道教声乐研究漫谈[J]
.民族艺术,1990(2):112-114.
5
邬小中.
关于民族唱法的创新与发展[J]
.铜仁学院学报,2007,1(4):73-75.
6
葛英.
京剧声乐美学[J]
.戏剧之家,2000(1):37-38.
7
薛良.
气息的运用[J]
.中国音乐,1982(4):78-83.
被引量:1
8
张梦真.
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J]
.音乐大观,2014,0(8):191-191.
9
孔庆龄.
唐代肖像画的称谓与其形神观[J]
.美术大观,2012(6):34-35.
10
李勤慧.
民族唱法必须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J]
.青年文学家,2010,0(7X):155-15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