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8-128,共1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同被引文献29
-
1冯正强,何毅.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18(3):57-60. 被引量:1
-
2冯春丽.构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框架的一些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4,18(8):19-20. 被引量:2
-
3陈庆保,吴铭丽.我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多元目标及政策导向[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4):99-103. 被引量:1
-
4丘杉.广东经济国际化的特征、障碍与思路调整[J].广东社会科学,2006(2):53-58. 被引量:7
-
5张宗斌.中国作为贸易强国的现实差距及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06(4):82-86. 被引量:6
-
6王静一.对地区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创新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9):204-207. 被引量:1
-
7S. T. Cavusgil.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Firms [J] . European Research, 8 (November), 1980: 273-281.
-
8[11]杨大楷,李增春,杨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M].上海:上海立信出版社,2005.
-
9联合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司.1996年世界投资报告[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71.
-
10叶向阳.广东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尹柳营),2001.
二级引证文献11
-
1曹明,施凯,李再冉,王政,余正锋.鞋企计算机辅助信息化管理[J].中国皮革,2007,36(24):116-119.
-
2朱勤.全球价值链中地方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的拓展——以浙江鞋业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5):50-54. 被引量:6
-
3钱海燕,杨忠.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1978-2006[J].国际贸易问题,2008(9):121-128. 被引量:6
-
4钱海燕,张骁.基于企业家视角的中小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9):72-76. 被引量:6
-
5黄峙.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及发展战略选择[J].科技广场,2009(8):159-160.
-
6杨春方.中小企业国际营销困境解析——基于第五届中小企业国际博览会的问卷调查[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6):79-87.
-
7黄峙.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及发展战略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0):39-41.
-
8方永艳.经济寒冬下的企业国际化状况——基于台州企业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8):15-17.
-
9李晓峰,左煌.广州市企业内外向国际化及其程度研究[J].城市观察,2012(2):87-98. 被引量:1
-
10蔡家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7(2):55-58. 被引量:5
-
1周宇,董藩.涉外房产市场:问题与对策[J].城市问题,1996(2):30-32.
-
2贾德顺,张浩.中外合资企业亏损的原因[J].理财(市场版),1995(9):46-46.
-
3谢津秋.应重视合营企业合同可行性审查[J].审计理论与实践,1994(4):33-33.
-
4杜树宏.三资企业亟待加强管理与监督[J].黑龙江财会,1994(6):35-36.
-
5庞杰.跨国公司的当前分布及其跨国性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6):35-37. 被引量:1
-
6池仁勇,周丽莎,张化尧.企业外部技术联系渠道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J].技术经济,2011,30(10):6-9. 被引量:4
-
7李蕊,张弘.日本企业应对日元升值的对策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9(6):47-51. 被引量:1
-
8李蕊.日本企业应对日元升值的策略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8,17(1):102-106. 被引量:10
-
9张弛.论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与母国的“产业空心化”[J].世界经济文汇,1993(5):42-46. 被引量:13
-
10左威.浅析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基于劳动经济学角度[J].现代商业,2016(25):71-72.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