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太平洋海底超基性岩和基性岩中的稀土元素(小笠原海台、火山海沟和伊豆-小笠原海沟)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对太平洋伊豆-小笠原海沟南部、小笠原海台和火山海沟北部超基性岩、玻古安山岩和玄武岩中的稀土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内绝大部分超基性岩已强烈蛇纹石化,但未发现稀土元素行为与蛇纹石化的强度有什么联系。据分析,超基性岩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为球粒陨石中的3~5倍。根据REE的分布,超基性岩可分为两种类型。Ⅰ型岩石的特点是轻镧系元素较之重镧系元素有明显亏损;稀土分馏曲线比较平缓,但在重镧系元素区突然升高。Ⅱ型岩石的特点是:具有稳定的、相对于球粒陨石未分异的稀土元素含量;La/Yb比值变化不大,接近1。 玻古安山岩的特点是:稀土元素的含量很低;稀土元素的绝对含量和变化范围以及镧系元素的分馏特征均类似于所研究的橄榄岩。在许多大洋海域,玻古安山岩的产生与岛弧的早期火山作用有关。但研究区玻古安山岩中碱质和稀土元素的行为与这种稳定关系相矛盾。 研究区的玄武岩具有镧系元素含量高和轻稀土较重稀土占优势的特点。按稀土元素的分馏程度、不相容元素的行为和Eu的相对浓度,这些玄武岩可分为5种类型。根据实验和计算资料,这些玄武岩是由研究区内广泛分布的起基性岩的低度熔融形成的。
出处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9-57,共9页 Geology-Geochemistr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