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的“思想原点”及其克尔凯郭尔之影响
被引量:4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1-41,共11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35
-
1[丹]克尔凯郭尔 鲁路译.《基督徒的激情》[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2、4-5页.
-
2[丹]克尔凯郭尔 江辛夷译.《勾引家日记》[M].作家出版社,1992年.第3页.
-
3许广平.《鲁迅先生与家庭》[A].颜汀编选.《大先生鲁迅》[C].四川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87页.
-
4[俄]列夫·舍斯托夫 张冰译.《无根据颂》[M].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
5[俄]HA别尔嘉耶夫 安启念等译.《精神王国与恺撒王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0页.
-
6[俄]列夫·舍斯托夫 董友等译.《在约伯的天平上》[M].三联书店,1989年.第329页.
-
7.《(呐喊)自序》[A]..《鲁迅全集》(1)[C].,.第419页.
-
8.《寸铁》[A]..《鲁迅全集》(8)[C].,.第89页.
-
9.《致许广平》(1925.3.18)[A]..(鲁迅全集)(11)[C].,.第20页.
-
10.《(争自由的波浪)小引》[A]..《鲁迅全集》(7)[C].,.第304页.
二级参考文献15
-
1李金涛.鲁迅“立人”思想的现实性与超越性[J].鲁迅研究月刊,1998(8):12-16. 被引量:5
-
2李德尧.鲁迅早期重精神思想之再剖析[J].鲁迅研究月刊,1998(12):5-12. 被引量:5
-
3朱德发.文学现代化首在创作主体意识现代化——重读鲁迅其人其文之一[J].鲁迅研究月刊,2000(5):21-29. 被引量:5
-
4参见[日]栗田贤三等编《岩波哲学小词典》,岩波书店1996年1月版第¨6、174页.
-
5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12月..
-
6南博著.《日本人论--从明治到今天》.岩波书店,1995年1月.第46-47页.
-
7刘禾.《国民性理论质疑》.刘禾.《语际书写》.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7年..
-
8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第2版第1页.
-
9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9月,第20页.
-
10近来,有不少鲁迅研究的文章都引述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收获》2000年第2期)中所谓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系来源于西方传教士的说法,其实这一问题在更早些时候,已经有人明确地提出来,并非冯骥才先生的独出心裁.参见张梦阳《译后评析》(张梦阳、王丽娟译《中国人气质》,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版)、刘禾《国民性理论质疑》(刘禾《语际书写》,香港天地图书1997年)等.
共引文献41
-
1汪卫东.在“鲁迅”的冰山下面——旅日学者李冬木对“原鲁迅”的越境溯源[J].华夏文化论坛,2024(1):97-102.
-
2张伯存.征婚广告:从私人话语到公共叙事[J].当代作家评论,2004(4):149-156. 被引量:3
-
3胡力舟.冲决黑暗的尝试——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与明治时期日本之关系[J].东南传播,2008(2):94-96.
-
4张芸.鲁迅早期论文与德国思想界关系初探[J].鲁迅研究月刊,2004(8):65-71. 被引量:1
-
5洪焌荧.文学想象与现代散文话语的建立(1925-1935)(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2):116-134.
-
6高玉.鲁迅的语言观与创作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关系[J].鲁迅研究月刊,2000(4):30-45. 被引量:6
-
7王得后.鲁迅文学与左翼文学异同论[J].鲁迅研究月刊,2006(2):12-23. 被引量:14
-
8李钧.“常为新”“常与黑暗势力抗战”——论鲁迅的大学观[J].鲁迅研究月刊,2006(3):35-42. 被引量:1
-
9洪峻峰.启蒙现代性与五四文学的历史规定性[J].东南学术,2006(3):46-51. 被引量:5
-
10洪峻峰.鲁迅与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嬗变[J].文史哲,2006(5):103-11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115
-
1王强.鲁迅:异端之雄[J].鲁迅研究月刊,2004(6):18-25. 被引量:1
-
2葛涛.论《故事新编》与《神曲·天堂篇》[J].鲁迅研究月刊,2004(6):79-85. 被引量:2
-
3俞灏敏.关于“文学的自觉”二三题[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3):370-373. 被引量:6
-
4景凯旋.鲁迅:一个反权力的离群者[J].书屋,2004(10):62-68. 被引量:3
-
5邵建.胡鲁之间说“宽容”[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20(1):54-58. 被引量:1
-
6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J].文学评论,1988(6):4-17. 被引量:40
-
7魏韶华.抑郁艺术精灵──鲁迅与爱德华·蒙克[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6(4):49-53. 被引量:2
-
8秦方奇.《故事新编》与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叙事方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4):55-58. 被引量:3
-
9崔云伟.论鲁迅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版画(木刻)感[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4):59-63. 被引量:5
-
10秦方奇.超越时空的契合——《故事新编》与新历史主义小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4):92-9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6
-
1崔云伟,刘增人.2005年鲁迅研究综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3(4):22-33. 被引量:1
-
2胡静.易卜生与现代中国戏剧思潮[J].外国文学研究,2008,30(2):133-140. 被引量:3
-
3崔云伟,刘增人.2013年鲁迅思想研究热点透视[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9(3):55-65. 被引量:3
-
4唐利群.“鲁迅大撤退”的背后:知识生产与意识形态[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3):53-60. 被引量:3
-
5裴争,季红真.《狂人日记》复调艺术再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0(11):231-244. 被引量:2
-
6符杰祥.作为问题与方法的“原鲁迅”——新世纪“早期鲁迅”研究之省察[J].文艺理论与批评,2021(2):31-37. 被引量:1
-
1吕晓元,娄秉军.《关雎》教学设计[J].黑河教育,2009(5):51-51. 被引量:1
-
2应爱萍.刘勰文学创作观研究——浅论《文心雕龙·神思》[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1):1-3.
-
3杨希之.鲁迅与精神文明[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9,12(1):31-37.
-
4池莉.纯粹为自己流浪[J].晚报文萃,2016,0(11).
-
5汪卫东.“个人”、“精神”与“意力”:《文化偏至论》中“个人”观念的梳理[J].鲁迅研究月刊,2004(5):44-51.
-
6崔云伟,刘增人.2007年鲁迅思想研究景观述略[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4):48-53.
-
7耿传明.“精神派”与“物质派”的抵牾——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精神至上和非物质主义倾向[J].天津社会科学,2006(4):88-93. 被引量:1
-
8丽莎·史密斯,张若愚.闷葫芦男人为妻子写怀孕书[J].祝你幸福,2007,0(9):22-23.
-
9文猛.生女琐事[J].父母必读,1995,0(7):30-31.
-
10李敏.视听[J].朔方,2010(3):94-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