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现实基础分析
被引量:
8
An Analysis on Prectical Basis of Civic Awareness Aducation in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提升了公民的独立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法治观念 ,人文精神的日益浓郁和社团组织的发展形成了公民意识广泛的社会基础 ,思想和道德建设则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这些都为我国当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作者
金艳
机构地区
武汉科技学院社科系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6-127,共2页
Socialism Studies
关键词
公民意识
培养
现实基础
市场经济
民主法治
人文精神
道德建设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39
1
王献忠,王玉文.
公民意识的觉醒——中国通往民主宪政的必由之路[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9):23-25.
被引量:3
2
禹建柏.
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及其培养[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91-92.
被引量:8
3
陈晓萍.
大学生公民教育浅议[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63-64.
被引量:1
4
吕红霞,赵娟鹃.
人大代表对公民意识的影响[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6):123-124.
被引量:1
5
靳志高.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探析[J]
.求实,2005(1):47-50.
被引量:21
6
鄯爱红.
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公民意识的培育[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6):37-40.
被引量:16
7
张民省.
公民意识与中国现代化[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2):119-122.
被引量:27
8
刘小丽,欧世龙.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2):114-115.
被引量:2
9
武启云.
大学生公民意识及其培养[J]
.青海社会科学,2005(3):138-141.
被引量:17
10
杨金颖.
公民意识——法治社会的保障[J]
.理论与现代化,2005(4):52-5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王献忠,王玉文.
公民意识的觉醒——中国通往民主宪政的必由之路[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9):23-25.
被引量:3
2
叶飞.
公民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培养——兼论公民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实施[J]
.思想理论教育,2008(5):14-17.
被引量:20
3
李莉.
公民教育视角下的“品德与社会”教材比较[J]
.思想理论教育,2012(4):23-27.
被引量:5
4
姚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研究综述[J]
.学理论,2013(9):15-16.
5
涂大杭.
筑牢培育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实基础[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5(5):84-88.
6
唐鸿志.
强化公民意识培养 促进中职生成长成才[J]
.才智,2014,0(16):11-11.
7
吴耿华.
根植于公民教育的小学班干部制度建设探析——邵武市实验小学班干部制度创建为例[J]
.新课程,2018,0(25):28-28.
8
黄爱莲.
法治是和谐社会中实现利益均衡的平衡器[J]
.湘潮(理论版),2009(7):56-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王云龙.
完善高校教育职能 合理构建大学生公民教育模式[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6):113-114.
2
陈民秀,薛飞,王福良.
加强公务员公民意识教育必须强化四种意识[J]
.世纪桥,2008(8):39-40.
被引量:1
3
邢晓红.
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96-100.
被引量:2
4
张宝生.
政治认同视阈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10(4):112-115.
被引量:5
5
王洪,庞睿.
当代中国利益分化与社会主义和谐政治[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29(4):101-104.
被引量:3
6
张雪琴.
近十年来公民意识研究路径分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7):54-57.
被引量:4
7
张小红.
外语教师公民意识教育内涵探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4):134-138.
8
白旭娇.
中小学生“国家公民”身份认同的调查研究[J]
.教育观察,2012,1(6):10-17.
9
姚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研究综述[J]
.学理论,2013(9):15-16.
10
喻丹,杨颉.
工科专业本科生学习效果分析——以S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为例[J]
.复旦教育论坛,2014,12(2):54-60.
被引量:4
1
王瑞芳,吕景城.
对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实思考[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2):40-42.
被引量:9
2
柯卫.
论普法中的公民意识培养——“秋菊的困惑”引发的思考[J]
.政法学刊,2007,24(4):111-114.
被引量:4
3
韩军.
德法并施思想与公民意识培养[J]
.知识经济,2012(18):49-50.
4
李鸿渊.
政治参与视野下的公民意识培养[J]
.法制与社会,2008(27).
5
吕景城.
和谐社会视阈下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探析[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4):80-83.
6
吕宣玲.
刍议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的公民意识培养[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5):80-80.
7
周春霞,李玲霞.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公民意识培养[J]
.科学咨询,2008(9):14-15.
被引量:1
8
王瑞芳,吕景城.
转型期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25(2):58-60.
被引量:1
9
罗柏林.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公民意识培养[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8):90-93.
被引量:1
10
本刊编辑部.
进一步加快老区建设要有大作为[J]
.源流,2012(8):1-1.
社会主义研究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