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治疗体会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通过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病因及其变化特点进行探讨,正确掌握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适应症,减少再手术对眼球的损伤,并对这类病例进行了回顾总结。方法对1999年—2002年四年间146例146眼青光眼小粱切除术后,32/146发生浅前房,通过裂隙灯,检眼镜,测量眼压’B超检查等手段,查清发生浅眼房形成的原因。结果146眼小粱切除术后,浅眼房32眼,发生率为21.92%,其中Ⅰ型浅眼房18眼,Ⅱ型浅眼房11眼,Ⅲ型浅眼房3眼,同时伴有引流过畅18眼,占56.25%,脉络膜族脱离/13眼,占40.63%,恶性青光眼1眼,占3.12%。29/32眼保守治疗,即加压包扎,1%的阿托品散瞳,皮质类固醇和碳酸酐酶抑制剂等综合治疗恢复前房。3/32眼再手术治愈。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是常见早期并发症,查找原因、依据临床表现的变化分类处理,绝大部分患者保守治疗治愈,只有Ⅱ型浅前房向Ⅲ型浅前房加重变化或者Ⅲ型浅前房后恶性青光眼,经保守治疗无效,应紧急手术,重建前房。
作者 刘新启
出处 《中华医学丛刊》 2004年第4期43-44,共2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