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近代留美学生群体研究
被引量:
3
Studying the Group of Overseas Students of Modern China in Americ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成长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留美学生群体对中美文化交流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起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我国近代留美学生的主要构成、文化背景、留学概况和归国服务等方面进行群体研究,以期探讨基本特征与规律。
作者
林辉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教育学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3-68,共6页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关键词
留美学生群体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2
曹云祥.改进清华之道[J].清华学报,十周年纪念特刊,:67-67.
3
学部奏咨辑要(卷一).
4
沈希珍.清华留美学生之研究:以留美预备部学生为例[D].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研究所,1994.
5
容闳.西学东渐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6
胡适文集(一).北京:北大出版社,1996.
7
阿布洋.解放前中国的人材培养与留学美国[A].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展望[C].日本霞山会,1982.
8
美校长对中国学生之箴言[J].教育杂志,.
共引文献
31
1
周红.
教育救国思想与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J]
.图书与情报,2005(5):11-14.
被引量:3
2
潘家铃.
“新文化与教育”的书写:为海外取经重新定位——从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再思索留学问题[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5(2):181-187.
被引量:2
3
毛巧晖.
晚清民间思潮[J]
.社会科学家,2007,22(2):37-40.
被引量:1
4
杨涛.
传统功名观念对晚清民初留学教育的影响[J]
.许昌学院学报,2007,26(4):86-88.
被引量:1
5
陈才俊.
基督新教来华与中国学校英语教学的发端[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8-93.
被引量:1
6
许新民.
长江通商:以额尔金、巴夏礼溯江行为中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5):103-108.
被引量:1
7
陈红.
马礼逊与中国英语教学的初创[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5):110-113.
被引量:2
8
黄晓东.
论容闳的科教思想及实践[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107-111.
被引量:3
9
方之光.
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新进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4):112-116.
被引量:1
10
陈薇薇.
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对当代双语教学的启示[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4):28-29.
同被引文献
15
1
张秀明.
改革开放以来留学生的回归及处境──根据归国留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2):51-63.
被引量:8
2
邓绍辉.
论清政府对回国留学生的奖励政策[J]
.历史教学问题,1993(5):34-37.
被引量:2
3
汪一驹;梅寅生.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M]台湾: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1.
4
王焕琛.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M]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
5
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M]{H}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6
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M]{H}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7
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H}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8
钟叔河;朱纯.过去的学校[M]{H}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
9
茆诗珍.
近代中国女子留美史研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
被引量:2
10
刘翎.
晚清留美运动浅论[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5):1-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郭丽君,许祎凡.
中国近代留美学生问题研究综述[J]
.文史博览(理论),2013(5):4-5.
2
龙雪梅.
浅论民国时期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名人[J]
.青年与社会,2019,0(23):257-258.
3
米惠华.
清末民初留美生的人才培养与就业状况考察[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2(3):61-7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凌超,徐坚俊.
回顾与展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动态,2023(10):59-68.
2
徐冉.
2022年清史研究综述[J]
.清史研究,2024(1):137-156.
1
钱玲,王霞,赵明媚.
MOOC设计成功的关键要素与策略分析——以哈佛大学ChinaX课程为例[J]
.电化教育研究,2015,36(8):23-29.
被引量:15
2
周行宜.
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J]
.科学与财富,2013(2):41-41.
3
吴成国,姜尔岚.
略论邓小平的教育思想[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A06):15-17.
4
王子雍.
教育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制约[J]
.战略与管理,2000(3):1-8.
被引量:2
5
林辉.
近代中国留美学生群体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2003(5):18-26.
被引量:1
6
赵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群体研究[J]
.科技信息,2009(8):35-35.
7
王哲,窦晓妮,陈智.
清末民初浙江新式学堂女性教师群体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2):62-63.
8
解攀.
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6):3-3.
9
李水山.
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教育新政[J]
.教育史研究辑刊,2009(3):82-85.
10
王子雍.
教育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制约[J]
.教育科学论坛,2001(8):18-24.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