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9
Analyses on Results of Forced Ramming in Wet Sinking Loess Found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实际工程,对湿陷性黄土在强夯处理前、后各项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作了对比,评价了夯实效果,并分析了原因。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
刘世奇
陈静曦
潘冬子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出处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4年第6期19-21,共3页
Exploration Engineering:Rock & Soil Drilling and Tunneling
关键词
强夯法
湿陷性黄土
地基
分类号
TU475.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1
任瑞清.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事故分析[J]
.建筑结构,1994,24(8):37-39.
被引量:5
2
东南大学 同济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地基及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
邓可祥.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探讨[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5,8(2):130-132.
被引量:3
4
刘强,冯志.
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夯坑基础试验与研究[J]
.岩土工程师,1992,4(4):7-1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
1
朱云江,霍继炜,高宇甲,刘江江,姜彤,张俊然,赵金玓.
三门峡函谷关地区重塑黄土振动特性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2020,50(S01):1093-1098.
被引量:1
2
张炜,张苏民.
我国黄土工程性质研究的发展[J]
.岩土工程学报,1995,17(6):80-88.
被引量:46
3
于德水,王玉军,乔兰.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的试验研究[J]
.山西建筑,2006,32(18):75-76.
被引量:1
4
闫红波,郑学涛,台晓东.
日喀则市某工程基桩极限承载力分析[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29(5):129-131.
5
詹祥元.
强夯处理黄土湿陷性的机理分析[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5):37-39.
6
彭雅轩,肖琦,张丽.
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成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1,21(4):34-3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15
1
王兰民,袁中夏,王峻,石玉成.
强夯处理后黄土地基的动力特性与抗震性能[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z2):2840-2847.
被引量:17
2
刘志伟,申汝涛.
钻孔挤密桩处理强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09,30(S2):339-343.
被引量:19
3
王峻,王谦,王平,钟秀梅,柴少峰.
粉煤灰掺入量对改性黄土动本构关系的影响[J]
.岩土工程学报,2013,35(S1):156-160.
被引量:22
4
王谦,王兰民,王峻,高中南.
基于密度控制理论的饱和黄土地基抗液化处理指标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13,35(S2):844-847.
被引量:9
5
陈富强,杨光华,刘惠康,张玉成.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强度参数取值方法探讨[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9(S1):1559-1563.
被引量:4
6
赵雷,方浩.
基于经验公式和现场试夯方法相结合的强夯参数设计[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4):311-313.
被引量:4
7
胡再强,沈珠江,谢定义.
结构性黄土的变形特性[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4):4142-4146.
被引量:38
8
康旭元.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
.山西建筑,2005,31(1):74-75.
被引量:49
9
任瑞清.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事故分析[J]
.建筑结构,1994,24(8):37-39.
被引量:5
10
段继伟,龚晓南,曾国熙.
水泥搅拌桩的荷载传递规律[J]
.岩土工程学报,1994,16(4):1-8.
被引量:286
引证文献
9
1
田兴华,马英俊.
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科技信息,2008(11):149-149.
被引量:2
2
曾力娟,李强,于元峰.
强夯法在吹砂填海地基加固中的应用分析[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37(6):67-70.
被引量:4
3
张学兵.
孔内深层强夯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实践[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37(8):70-72.
被引量:4
4
葛建伟.
浅谈强夯碎石桩法在盐渍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2011,37(8):55-56.
5
詹祥元.
强夯处理黄土湿陷性的机理分析[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5):37-39.
6
陈剑成.
工程回填土强夯地基的检测分析[J]
.珠江水运,2017,0(12):41-42.
被引量:1
7
朱亚林,习通,邱瑞军,郭子川,侯淑鹏,张锦.
地基处理方法应用与发展[J]
.河南科技,2020,39(22):96-99.
被引量:3
8
王谦,刘钊钊,王兰民,钟秀梅,苏永奇,马海萍.
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1,41(6):1366-1381.
被引量:1
9
莫志鹏,齐金鹏,周昱臻,樊昱洁.
高速公路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现状与展望[J]
.中国水运,2024(7):147-149.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贝登荣.
浅谈强夯法在处理某高速公路地基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08,6(35):81-81.
2
张学兵.
孔内深层强夯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实践[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37(8):70-72.
被引量:4
3
赵春晓.
填海造地地区火力发电厂地基处理设计[J]
.电力建设,2011,32(3):92-95.
被引量:2
4
马志敏,李开颜.
大直径DDC桩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J]
.工程与建设,2013,27(1):88-90.
被引量:3
5
徐超.
强夯法在吹砂填海地基加固中的应用[J]
.交通标准化,2014,42(9):76-78.
被引量:1
6
李宏福,李欣,胡晓.
DDC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14(6):380-381.
被引量:2
7
杨虎青.
强夯法加固技术在回填土地基中的应用分析[J]
.建材技术与应用,2018(6):33-36.
被引量:1
8
陈明杰,桑登峰,蔡智生,胡兴昊.
强夯砂土地基锥尖阻力分布规律及施工参数选择[J]
.水运工程,2020(1):137-143.
9
张启,胡海江,王天宝.
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J]
.工程技术研究,2020,5(22):48-49.
被引量:4
10
张经鹏,何玮山.
大型承压板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实践应用[J]
.广东土木与建筑,2021,28(8):119-122.
被引量:1
1
杨启安,王继中.
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填充料夯实效果分析[J]
.地基基础工程,2002,12(4):17-22.
2
张利军,万来玉.
制约强夯夯实效果的极限孔隙比问题[J]
.土工基础,1990,4(2):22-25.
被引量:5
3
汪文生.
安庆市城市防洪一期工程质量控制与检测[J]
.安徽建筑,2000,7(3):124-124.
4
司癸卯,张燕飞,张成.
快速液压夯实机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3,11(2):175-178.
被引量:13
5
孔令伟,袁建新.
强夯后地基土变形模量与承载力的反演计算[J]
.岩土工程学报,1999,21(2):153-157.
被引量:30
6
胡伟君.
真空降水强夯联合软弱对地基动态分析[J]
.低碳世界,2013(06X):306-307.
7
刘庆庚.
对素填土夯实效果检测方法的研究[J]
.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6(3):1-2.
8
王颖蛟,郑小艳.
夯锤形状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11(4):116-118.
被引量:5
9
涂齐亮.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强夯加固效果的评价[J]
.岩土工程技术,2007,21(2):55-59.
被引量:2
10
司癸卯,张成,张燕飞.
快速液压夯实机的波动力学分析与应用[J]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2,10(4):413-416.
被引量:6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