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增长极的形成与城市群战略
Formation of Zone Growth Pole and Strategy of Group of Citi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区域发展与分区推进是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战略支点 ,与城市化和工业化共同推进相结合 ,来振兴区域经济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是摆在当前经济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作者
王青
机构地区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日本研究所
出处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4-75,共2页
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 College of Hebei University
关键词
区域增长极
城市群
分区推进
东北老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
西部大开发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4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城市价值及城市形态的演化模式[J]
.领导决策信息,2003,0(6):22-30.
被引量:1
2
柳思维.
区域经济发展新论[J]
.湖南经济,2002(8):1-1.
被引量:1
3
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
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
.经济经纬,2002,19(2):18-21.
被引量:243
4
石海.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西部大开发[J]
.经济师,2002(1):36-3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王缉慈,童昕.
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
.经济地理,2001,21(5):550-553.
被引量:192
2
蒋清海.
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开发研究,1993(1):37-40.
被引量:12
3
宋栋.
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制度创新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
.管理世界,1999,15(3):196-201.
被引量:18
4
盖文启,朱华晟.
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1(10):25-30.
被引量:114
5
魏守华,赵雅沁.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探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02(5):51-56.
被引量:127
共引文献
244
1
魏明.
职业教育“专业—产业”协同发展的跨组织集群管理机制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7(14):24-30.
被引量:5
2
李丽萍,刘乾,刘皞.
工业小镇的产业发展研究——以定州市钢网智造小镇为例[J]
.城镇建设,2019,0(7):7-7.
3
谢方,王礼力.
西部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实证分析——有关陕西户县纸箱产业集群的个案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65-68.
被引量:6
4
陈晓永.
京津冀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空间分布[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6(6):49-56.
被引量:24
5
高世超,王美飞.
后发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新思路——以江苏省高邮市城南经济新区为例[J]
.商业经济,2009(1):90-92.
6
韦鹏飞.
豫西南经济隆起带空间定位与产业规划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24-27.
7
王发明.
产业集群演进研究:回顾、分析和启示[J]
.经济经纬,2009,26(5):60-63.
被引量:4
8
马庆栋,常景铎.
县域主导产业的生成分析[J]
.全国商情,2005(7):25-26.
被引量:2
9
薛东.
浙江微型个私经济留给我们的启示[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3):26-28.
10
张纯记.
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启示[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26(3):87-90.
被引量:2
1
覃平.
湖南省区域增长极布局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6,37(10):13-14.
2
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的对策措施[J]
.上海物流,2009(5):2-5.
3
陈自芳.
浙江区域增长极的成长模式与可持续发展[J]
.浙江经济,2005(5):28-30.
4
康晓蓉,游亚菲,甘森.
总部经济:成都城市群“战略极”——专访北京社科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室主任赵弘[J]
.西部广播电视,2010,31(8X):90-91.
5
车市新的增长点和区域增长极[J]
.经济展望,2014(10):144-144.
6
魏后凯.
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战略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2008(6):8-12.
被引量:5
7
王富喜,林炳耀.
新世纪山东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
.地理科学,2005,25(3):263-267.
被引量:7
8
安宇宏.
增长极[J]
.宏观经济管理,2011(2):67-67.
9
刘佳.
论“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增长极的意义[J]
.城市建筑,2013,10(14):275-276.
10
刘朝明,蹇明.
区域增长极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创新研究[J]
.经济学动态,2006(6):56-59.
被引量:3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