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来,"社会化不仅仅是青少年时期才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郑杭生,2003:86).从人的终其一生的社会化属性来看,文化消费较之于物质消费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后者只为人的生存提供生物学层面上的生存或存活的意义,而前者则不仅规范物质消费的层次取向,更重要的是在于为物质消费提供价值取向和意义支撑.应该说在满足物质消费的条件下,向往和追求精神文化消费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消费趋向,正是在这种趋向的不断满足和实现中,整个社会才会逐渐体现出与道德不可分割的美和善的存在.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1-43,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基金
2003年甘肃省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关系意识
文化消费与中国西北社会的法治化"的阶段性成果